签订健身合约 自保9招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消委会提醒市民跟健身中心签合约时,要留意不良推销手法。(消委会网站)

消委会接获该健身中心的投诉逐年攀升,由2013年227宗,增至2015年的296宗,升幅达30%,当中近9成的投诉均涉及销售手法。今年4月底更公开点名谴责加州健身(California Fitness),以威吓及误导等销售手法,损害消费者权益,点名行动引起社会广大回响。消委会提醒市民,签署健身合约,留意魔鬼细节。

如遇到试玩或抽奖作招徕的推销活动,要提高警觉。切勿随便将身份证、信用卡及银行户口资料等交予他人。如遭扣押个人物品作为高压促销手段,或感到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应在安全情况下及时报警求助。不要轻信职员的口头承诺,有关服务范围、年期、价格等重要资料,必须要求商户以白纸黑字交代清楚。签署任何合约前应逐一细阅条款,尤其很多健身计划附带续约或自动续约条文,必须小心留意。确认清楚才正式签署及付款。预缴费用前要三思,如参与年期较长的服务,要先衡量自己的实际需要,并留意若中途停止服务,是否可取回已缴费用。

购买私人教练课堂时,消费者要留意这是与健身中心签订教练合约,并非与个别教练订约。如遇原有教练离职,或健身中心更换教练,消费者一般不可为此要求取消合约。另外,教练合约皆有期限,逾期未上的课堂随即作废,消费者应避免签订过多教练合约,以免在限期内不能完成所有课堂,造成损失。如有健身中心职员转介财务公司借钱,坚决拒绝及不要签署任何文件。如有需要,即时报警求助。若合约订明有冷静期安排,要善用冷静期,仔细研究合约内容。如发现合约细节有问题,消费者可在冷静期内要求商户取消合约。个案中涉及弱势群体,或因没有能力以至经验拒绝健身中心的高压营销。如果家中有较弱势或心智脆弱的家人,便要多留意他们的消费模式有否出现变化,例如比之前较需要金钱以支付费用,又或突然节衣缩食等。如有异常情况,宜多关心和聆听,共同面对和商讨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