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紧长者综援】房委会现不改公屋长者年限 议员忧藏“杀机”
政府下月起收紧长者综援门槛,长者综援申请资格由60岁延至65岁,未满65岁的新申请人须转领成人综援,较长者综援少逾千元,引起社会争议。然而,有关年龄限制会否伸延到其他政策范畴,尤其是涉及数以十万计人士受影响的多项房屋计划申请,情况令人关注。房屋委员会今日回复《香港01》查询时指出,虽然现阶段无计划对各项房屋政策及措施作出改变,但会密切留意政府政策及社会发展,不时检视各项政策和措施。身兼房委会委员的立法会房屋事务委员会主席柯创盛认为,房委会的回应似乎隐藏“杀机”,随时会如收紧富户政策般忽然出招,他表明反对收紧申请公屋、居屋或长者房屋的长者年限,并指政府若要采取任何政策及措施改动,必须咨询立法会及民间意见,不能仓卒行事。
60岁长者申请公屋居屋都获“优先”处理
房委会现时多项政策,均容许年满60岁长者享有更优先获得房屋资源分配的资格,换言之,一旦将申请年龄调高,大批60至64岁长者会受到影响。
根据“高龄单身人士优先配屋计划”,申请者配屋时必须年满60岁,他们可较一般家庭申请较早获得处理。另外,房委会辖下的“共享颐年优先配屋计划”、“天倫樂优先配屋”计划亦有相关的年纪要求。至于在公屋宽敞户政策下,拥有60至70岁的家庭成员,会放于宽敞户名单的最后位置。
除了公屋外,居屋申请亦设有“家有长者优先选楼计划”,普通绿表资格的二人或以上家庭,或白表核心家庭中有成员是年满60岁的年长亲人,便可选择参加其计划,提升选楼次序。
房屋署:会密切留意政府政策
《香港01》早前向房委会查问,了解日后会否跟随长者综援申请资格安排,将门槛由60岁提升至65岁。房委会今日回应时指出,现行的各项房屋政策和措施,对合资格人士有不同的年龄规定,现阶段没有计划作改变。
不过,房委会指出,会密切留意政府政策、社会发展及市民意见,不时检视各项政策和措施,以适切地照顾低收入家庭的住屋需要。
柯创盛:答案令人人心惶惶
立法会房屋事务委员会主席柯创盛指出,房委会的回复明显隐藏“杀机”,担心会引致广大公屋和居屋申请者“人心惶惶”。他说,就政府今次收紧长者综援申请资格,社会反对声音不断,他认为政府应汲取是次教训,审时度势处理其计划。
他又指,若将公屋长者申请年龄的门槛提高,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会不断推高,故反对收紧年龄限制。
尹兆坚:收紧长者年限是本末倒置
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委员、民主党立法会议员尹兆坚批评,若将申请房屋的长者年龄限制收紧,将是多此一举、本末倒置的做法。他解释,现时社会一般视退休年龄为60岁,加上公屋房屋建屋量不足,即使长者一人申请者的人数减少,但60至64岁的长者,将会沦为非长者一人申请者,令轮候时间更长。他直言,相关计划争议性太大,必须三思而行。
招国伟:必须审慎考虑
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成员、公屋联会总干事招国伟认为,房委会的答案是埋下“伏笔”。他又指,现时一众60岁长者向上流的机会不高,加上不少房屋政策的长者年龄限制都定于60岁,一旦作出改动,或会漠视当年的政策原意,认为署方必须要审慎考虑。
招国伟指出,《长远房屋策略》当年亦提到,政府应优先处理中老年的房屋需要,故若将门槛调高,或会漠视当年的政策原意。而房委会不少房屋政策的长者年龄限制都定于60岁,包括公屋、居屋等,直言一旦将年龄限制提高,将会“非常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