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局推建筑新科技 智能安全帽、防撞警报助提升工地安全

撰文: 李慧妍
出版:更新:

发展局局长黄伟纶今(13日)撰文网志,指建造业议会“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应用中心”(CITAC)展出共40项创新科技产品,如物联网智能安全帽、防撞双频警报系统及自动墙身批荡机等,有助提升工地安全和生产力。
他表示,10亿元的“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于去年10月接受申请,鼓励业界广泛运用新科技,亦资助从业员和大专生学习崭新科技,在三个月内 收到逾百份申请,当中28份已获批。

中心内展出的物联网智能安全帽可实时监测工人的体温、心跳频率等,有关数据即时传送到地盘安全主任,以监测工友的健康状况。(政府新闻处图片)
+1

2017年11月成立的“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应用中心”,早前展示一批共40项的创新科技产品。当中的「物联网智能安全帽」与目前的安全帽相近,但内置感应器,可实时监测工人的体温、心跳频率等,相关数据会即时传送至地盘安全主任,以监测工人的健康状况。而「防撞双频警报系统」,则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若工人走进危险范围,机器驾驶室会发出警报,通知驾驶员停止操作机器,避免发生意外。

凉亭以3D混凝土打印出来,整个建造过程只需约三小时。(政府新闻处图片)

中心介绍不少本地初创企业或大学的应用技术,如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的人工智能(AI)技术,让管理人员可实时分析地盘内工人情况,如有工任未戴上安全帽,即会提示地盘安全主任作出跟进。香港科技大学应用的“混合实境”(MR)技术,戴上“HoloLens”眼镜,看建筑设施或构件时,相应的模拟影像和信息会显示在实物上,如喉管是属于水、气或电,尺寸及管内水流向,以便利检查和维修建筑设施。

此外,有工序机械化的展品,如自动墙身批荡机、多功能外墙加工机械人、动力外骨骼、动力搬运车等。而“3D打印建筑结构”技术则利用3D打印机,将混凝土材料从喷嘴内挤压出来,层层堆积成立体混凝土外墙,免却传统模板施工方法。以中心凉亭为例,3小时便完成打印。

发展局副局长廖振新(中)和政治助理冯英伦(右),在建造业议会执行总监郑定寕(左)的陪同下,到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应用中心(CITAC)参观。(政府新闻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