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数据】买股有秘诀?股评建议“三价俱全”较信得过
股票市场变幻莫测,股价瞬间急升急跌,为做好风险管理,不少人在买股时,都会设定止赚和止蚀价。《香港01》分析本港4本财经杂志过去一年的投资建议,发现买入价、目标价、止蚀价三种资讯中提供愈少资讯的投资建议,回报就愈差;而资讯量较多的投资建议平均表现较佳。另外,是次分析同时发现,财经杂志中具名专栏的投资建议风险比匿名专栏低。
投资建议愈详尽表现较佳
在今次分析的2746项投资建议中,有1664项(60.6%)在文中同时提供买入价、目标价和止蚀价三项资料,属于“三价俱全”。至于提供两项资料的建议有835项,即除买入价外只提供目标价或止蚀价,占总数3成;另有247项投资建议(9%)只提供买入价。
同时记者假设以同等的价钱,就这些建议入市,并于买入股票后持仓或根据指示买卖,至今年3月31日作结算。
表现最佳的是同时提供买入价、目标价和止蚀价3项资讯的股票建议,在去年的熊市当中,平均只亏蚀2.97%;至于只提供两项资讯的投资建议,回报亦较差,提供买入价和止蚀价的推介平均亏蚀11.01%;而提供买入价和目标价资讯的推介平均亏蚀7.31%。
不过,若只有买入价的投资建议,平均亏蚀多达15.5%,表现远较提供较多资讯的股票差。
贴士涉及风险 是否匿名有分别
另一方面,在财经杂志中,有些股票推荐,是由具名的股评人撰写,但亦有不具名撰写的专栏。到底他们有没有分别?记者分析具名推介和匿名推介的表现后,结论是匿名推介风险较高,而具名推介风险较低。
在2746项投资推介中有1039项属匿名投资建议(37.8%);其余62.2%是具名投资建议。这些推介当中,部分根据推介提供的目标价或止蚀价而作出了买卖,部分却因没有指示或未到价而一直持仓。
上图的三角型的大小,反映股票赚蚀的波伏程度,面积愈大,波伏愈大。记者分别计算匿名和具名投资建议中,买卖获利、买卖止蚀和长期持仓的平均表现,发现匿名投资建议并获利的股票,平均回报率可近两成,但止蚀和持仓股票却分别亏蚀9.7%和22.84%,表现波伏范围较大。
不过,具名投资建议中,买卖获利的平均回报率只有15.26%,比匿名投资建议平均回报少7.58个百分点;赢是赢得少,不过输也输得多,具名建议中买卖止蚀和持仓至期末的股票,则分别亏蚀9.16%和12.42%,两者亏蚀均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