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展会】人人屋企几架 参展商指送车仔促销渐失效 减价最实际

撰文: 梁焕敏
出版:更新:

第53届工展会踏入最后三日,不少市民把握机会扫平货。有参展商表示,今年的营业额较去年有轻微上升,但不少消费者购物谨慎,格价后“格到至抵”才选购。不少档推出“车仔价”,即购物满某个数额即送手拉车,以往为参展商的“必杀技”之一,可是今年这“招数”不太有效,现场所见,并不多“车主”来来往往。有参展商坦言,“人人屋企都有几架车,有啲质素差到屋企楼下都会掉啦。而家啲太太好醒,计算最平先买㗎。”要突为而出,参展商未来又要动动脑筋想新办法。

部分参展商一直以“车仔价”促销,但成效愈来愈低。(梁焕敏摄)
有市民改用传统“红白蓝”扫货,各式其式。(梁焕敏摄)
同珍酱油市场部职员周先生坦言,“车仔价”吸引力已经大减。(杨凯力摄)

参展商指市道差:恒指跌、腾讯又跌

同珍酱油市场部职员周先生表示,今年的营业额与去年相若,当中以40元5支各款酱油套装、以及即食猪脚姜的销情最为理想,拉高营业额。但他留意到,今年市民的“进攻”较以往审慎,相信跟市场大环境改变、市道较去年差所致,“其实都睇得出市道系差啲,今年恒指得返2万几点,上年有成3万点,腾讯又跌,当然唔同,但我哋依啲都算系必需品影响先无咁多。”

今届工展会即将踏入尾声,今日(5日)下午不少市民鱼贯进场准备扫货。(梁焕敏摄)
场内所见,今日拉住车仔的入场人士不多。(梁焕敏摄)

有顾客拉“旧车”入场购物

不少参展商一直推“车仔价”,尤其是酱油及食油参展商,为“必杀技”之一,可是今日现场所见,拉车人士不多。作为第一代“送车”招徕的同珍酱油,职员周先生亦有同感,“一来车仔价市场开始饱和,二来可能我哋啲车质素几好,我见有客拉紧我哋几年前送嘅车,有啲人屋企又有几部车,的确有影响影响。暂时我哋都系用酱料等产品,拉上补下。”

周先生又提到,相信将来会推出其他新产品或作新包装,以吸纳新客源应战市场。

不少参展商均推出“车仔价”套餐,但叫座力有所减退。(梁焕敏摄)

有食油公司职员亦坦言,今年的销情较以往惨跌超过一半,相信由于相关产品价格跟超市相差不远,加上货品本身有一定重量,部分入场市民会选择购买超市较少见到的类型产品。她又提到,以往“车仔价”有一定的叫座力,吸引部分市民前来选购,可是由于进场人数颇多,地方又较浅窄,部分市民情愿手抽数个购物袋,相信较方便,送“车”招数看来已经欠缺吸引力。

现场所见,以往购物手拉车于展期开始的首数日已经全数送完,可是工展会临近结束,不少参展商仍存有一定数量手拉车。

现场亦有工展小姐跟一众市民挥手见面,十分热闹。(梁焕敏摄)
美味栈销售经理刘崇智则说,今年的营业额较去年上升约5%,客人主要前来购买花胶、鲍鱼等海味产品。(杨凯力摄)

美味栈薄利多销保增长

此外,美味栈销售经理刘崇智则说,今年的营业额较去年上升约5%,客人主要前来购买花胶、鲍鱼等海味产品。刘提到,由于公司估计市民“出手”较去年审慎,故将售价降低,以鲍鱼罐头为例,去年为70元一罐,今年则售60元一罐,并买五送一,前来购物的主妇非常“精明”,格价后才选择,营业额才得以维持,“我哋今年嘅策略都系薄利多销,因为知道市道唔好,如果加价都系盏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