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弹”虚惊千人疏散 专家称无启动装置难爆炸

撰文: 杨婉婷
出版:更新:
探员展示检获的“诈弹”。 (鲁嘉裕摄)

尖沙嘴龙堡国际宾馆发生“诈弹”惊魂,男厕内惊现一个疑似炸弹的礼物盒,盒的表面有电线外露及闹钟装置,经警方爆炸品处理课人员检查,发现盒内放有五支家用石油气罐,每支长约十吋,人员引爆其中一支石油气罐,发现无爆炸危险性,证实虚惊一场。

冯教授称石油气樽的爆炸威力有限。 (鲁嘉裕摄)

香港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冯应升指出,是次的“诈弹”内容物,只有石油气罐及计时器,并无一个启动装置或一个燃点,“连一个火柴的东西都没有。”故在机制上不完善,无爆炸可能性。

假如是次的“诈弹”是真炸弹,驳有启动装置,樽内又载满石油气,伤害性又有多大?冯指出,爆炸威力受爆炸物的膨胀倍数、爆炸物内容及现场环境等因素影响。固体爆炸物的膨胀倍数较气体为大,爆炸范围及伤害性相对高,“而以石油气樽的体积,里面的气体膨胀至其可占据的最大体积,其实大不了多少倍,而且气体一耗尽就不会再爆,即爆炸威力有限,不会太犀利。”

他又指,有人会放置尖锐物例如钉等在炸弹内,以增加其威力。此外,在空旷或密封的地方引爆,威力亦各有不同,现场氧气量亦会影响爆炸威力及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