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长者向医管局请愿 盼增加医护人手:忧等到死都冇人理

撰文: 刘婉雯
出版:更新:

香港即将步入冬季流感高峰期,去年流感高峰期时,求诊人数大增,多间公立医院急症室爆满,更有部分医院走廊放满病床。公立医院急症室近5年未能完全达到“九成紧急病人于30分钟内获处理”的服务承诺。香港社区组织协会及香港老人权益联盟联同约40名长者,藉平安夜到医管局大楼请愿,要求医管局增加医护人手,医院管理局代理总行政经理(感染及应急事务)龚泽民接收请愿信。

68岁的刘婆婆因肚泻前往急症室,惟苦等九小时才能获治疗。(刘婉雯摄)

68岁的刘婆婆今年3月因肚泻前往公共医院求医。她忆述,她在晚上6时开始肚泻,其后因忍受不了,至凌晨12时由救护车送往伊利沙伯医院。分流后,刘婆婆被判为非紧急。虽然当时急症室大约有2、30人,但因医护人手不足,一直没人理会,只能苦等9小时至翌日早上9时才获诊断,获发止泻药。在等待期间,刘婆婆肚泻情况持续,她形容当时已经“疴到冇水,出唔到声”,这次经历后,令刘婆婆认为“很危险,只好希望自己不要病”。

冯婆婆(持咪高峰者)去年流感高峰期在急症室等了差不多5至6小时才获医生接见。(刘婉雯摄)

冯婆婆去年流感高峰期时患上感冒而到急症室求医。她透露,由于门诊预约服务非由真人接听,打通后要按指示按键,但她经常赶不及依照语音指示做预约程序,加上已用完医疗券,只好前往急症室求诊。她表示,当时等了差不多5至6小时才获医生接见,“医院里很冻,等得好难受,咁等法,等到死都冇人理”。她又指,即使急症室服务加价,价钱仍比私家诊所便宜近一半,无阻她求诊意欲,希望医管局能增加医护人手,缩短轮候时间。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社区组织干事连玮翘指,去年逾七成经急症室入内科的病人为长者,早前更有一名72岁、获分流为“紧急”的长者,在急症室等候近一小时才获治疗,其实更疑因误诊及延误治疗失救,显示医护人手不足的问题。他建议,医管局应增加病床床位及增加医护人手,如检视薪酬及改善工作环境,吸引医护人员。他又指,现时海外医生有限度注册困难,仅有12名透过有限度注册在医管局工作,建议当局加快引入海外医生,以及增加门诊名额,让长者可到门诊求医。

约40名请愿人士高呼“人手短缺害病人 老无所医点算好”、“不要轮候等到死 引入医生增人手”等口号,医管局代表龚泽民接收请愿信及用作提醒当局不要让长者等太久的“圣诞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