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男计】海关:商品说明条例修订以来首宗定罪 望起阻吓作用
撰文: 陈倩婷
出版:更新:
26岁男子黄琪昌以“美男计”,透过交友程式诱使共6位女事主,令6人于美容中心购买逾20万的预缴疗程,今日(24日)被判160小时社会服务令。海关不良营商手法调查课署理监督孙慧仪表示,今次案件是商品说明条例修订以来首宗定罪,判刑反映不良营商罪行的严重性,有阻吓作用。孙又呼吁消费者买服务前要问清楚有关销售人员,提醒市民网上交友要谨慎。
不良营商手法案件当中赔偿金额最高
就一宗以“美男计”诱使6名女士购买逾20万美容疗程的案件,海关不良营商手法调查课署理监督孙慧仪表示,今次是自2013年商品说明条例修订以来,首宗以误导性遗漏的营业行为、未能披露商业用意的首宗定罪个案,亦是涉及不良营商手法案件当中赔偿金额最高,有关判刑反映不良营商罪行的严重性,亦能为同类案件带来阻吓作用。
孙慧仪表示,今次案件是海关首次发现有美容中心人员利用社交媒体或社交应用程式,向消费者发出一些嘘寒问暖的信息,营造“暖男”形象。他们取得消费者信任后,便带其到美容中心分店,推销高价的美容疗程套餐。
孙慧仪透露海关于今年首11个月,收到涉及美容中心的举报有376宗,与去年同期的448宗相比下跌16%。孙慧仪又指海关未来会“三管齐下”,合规推广、加强宣传教育,并会继续严厉打击有关涉及不良营商手法的案件。
孙慧仪呼吁消费者,在购买服务前要问清楚有关销售人员想买服务的资料,亦要考虑自己需要及个人财力,在购买后要保留有关单据作日后跟进之用。她提醒市民网上交友要谨慎,若有网上结识的陌生人初次见面,便热烈推销产品时,要提高警觉,又呼吁商户要遵守商品说明条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