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伪本地猪”存在风险 本地猪场加强防护措施自保
内地爆发的非洲猪瘟已扩展至珠海,4个内地供港澳猪场亦已暂停供港。虽然暂未有本地猪只中招,但有本地猪农亦称存在三大潜在隐忧,因此也自行加强防护措施保障猪只健康,同时希望政府尽快与业界商讨,一旦本港爆发猪瘟会如何应对。
内地引进种猪变“本地猪”或成感染途径
本地猪农尹伟明(明哥),位于元朗的猪场饲养了近2800只猪,他说本港面对三大潜在隐忧或令猪只感染非洲猪瘟。他透露,早前有部分本地猪场会引进四至五个月大的内地猪只,成年后作为种猪繁殖“本地出世”的所谓“本地猪”,或成感染的其中一个途径。不过明哥称,鉴于近日内地猪瘟疫情,据知近两个月已经再无本地猪场买入种猪。
部分猪场以厨余喂饲 或增猪只染病机会
用餐厨剩余物喂饲猪只而引发疫情的个案约占40%,因为包括可能将染病猪肉喂给猪只,当中亦有不同人的口水,因此也增加了猪只染病的风险。据他了解,本港现时仍有6个猪场以厨余喂饲猪只,而根据法例规定,明年1月1日猪场均需以干料喂饲。
无引进内地种猪 亦有可能中招
此外,他亦担心运载过内地染病猪只的车辆,若未经彻底消毒有机会从本港屠宰场驶至各区猪场,将病菌带入,令场内猪只受感染。
猪场加强防护措施
为了保障猪只健康,明哥的室内猪场早已安装了不少通风设备、降温洒水系统、暖炉等。面对疫情可能来袭,猪场亦加强防护措施,除了每天为猪只清洁之外,清洁猪栏的次数亦由一星期一次,增至一星期三次,同时加强消毒,所有进出猪场的车辆都必须驶经消毒池和喷洒消毒剂,所有人进入猪场亦要穿上保护衣物。明哥称,在购买消毒剂的花费,由过往每月约3000元增至5000元。
政府未有对策 销毁猪只损失惨重
星期三(19日)位于珠海的养猪场爆发非洲猪瘟疫情后,明哥表示,一直未接获政府部门联络商讨对策。“之前做过场骚,讲销(毁)猪,但唔关我哋事!”明哥斥政府一直没有应对措施,例如当疫情蔓延到港,屠场会关闭多久;若猪场要销毁猪只,涉及的赔偿等问题。
经营猪场38年的明哥指一旦要销毁猪只,损失将无可估计,未计重新养猪,可能已损失过千万。假若重新饲养,由配种到猪只出售,需要3年时间,“我都可能无咁嘅心力做”。他希望政府可以早日与业界沟通,研究猪瘟波及本港时有何对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