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谷港人往大湾区发展 建制政党唱反调:本港大学生系咪愿意?
有建制背景的政党发表研究报告,分析及比较跨世代大学生收入概况,发现去年有过半数年轻人拥大学学历,惟从事低技术职位的毕业生达17.7万人,创过去30年新高。
团体认为,港府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在力谷年轻人到大湾区发展的同事,本地大学课程却因循守旧,未能追随时代步伐,面对内地及海归人才夹击下,忧虑本地毕业生到大湾区发展亦难以脱颖而出;又质疑本港人才未必愿意前往大湾区工作,促请港府重新检视青年发展规划。
新论坛及新青年论坛今发表最新一份研究报告,研究按统计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过去30年、各世代大学毕业生收入情况,结果显示,在本港25-29岁的组群内,去年有逾半人口(53.5%)拥大学学历,较20年及35年前数据,分别增加22.5及47.2个百分点,反映年轻世代教育水平持续创新高。
不过,拥大学学位,并非必然高薪厚职,去年录得177,100名人从事低技能职位,包括文书支援、服务工作及销售、工艺、机器操作,以及非技术工作,占整体16.5%,创过去30年新高;整体大学学历劳工中位数收入亦见下跌,由1997年的29,726元跌至去年的28,790元,跌幅为3.1%。
多元化产业不再 难提供足够上流机会
新论坛副召集人邓咏骏认为,近年毕业大学生增多,惟学位实际出现贬值:“俗啲讲句,依家通街都系大学生,要装备自己先迎到机遇,唔系只拎住个学位就得”。
新论坛理事兼理大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讲师陈伟强则认为,本港经历世代变迁,加上近廿年经济转型,多元产业不再,现时更只倚仗地产及金融两大支柱,难提供足够高职位,予大学生升迁。
“只系一味推人去大湾区,本地大学生系咪适合?”
他又补充指,本港八大院校及私立大学近年不断扩充规模,惟课程设计因循守旧,未能跟上时代步伐,港府又缺乏规划,“只系一味推(啲人才)去大湾区,但本地大学生系咪适合,又或者愿唔愿意返去发展呢?”他续称,大湾区同样拥有内地大学毕业生及海归人才,本港年轻人能否脱颖而出,仍是未知之数;他举例指,深圳科技产业发展一日千里,本港人才有否足够培训亦成疑。
陈又引述美国例子,指当地大学生数目同样膨胀,但并非必然坏事,前提是职业及志向合一:“唔一定要多工种,佢哋(美国大学生)蓝领都愿做”,但他认为,本地教育缺乏生涯规划,令毕业生觅出路时感徬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