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月底决定10席特首选委提名方法 神学生要求悬空

撰文: 叶钧颂
出版:更新:

今年年底特首选举委员会将选出1200名选委,负责在2017年提名及选出新一届行政长官。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作为《行政长官选举条例》的指定团体,将在6月30日举行会议决定以何种方式,提名宗教界60个席位中的10个基督教选委。“伞后基督徒盼望行动”认为,协进会举行的教内选举,助长不公义的小圈子选举,故先后多次以会面及联署声明形式,要求悬空有关席位。组织今日(6月20日)与协进会总干事蒲锦昌牧师会面后,计划在6月30日举行集会,表达有关诉求。

黄美凤(左)质疑,协进会的新提名方法设下更多限制,令大宗派容易垄断选委议席。(资料图片)

过往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以“教内普选”形式,产生代表基督教的10席选委。由一群香港中文大学祟基神学院学生组成的“伞后基督徒盼望行动”,早前发起联署,表达“争取真普选”的诉求,认为“教内普选”有违教会对民主的见证,因其背后结构依然是不公义的小圈子选举,故要求该10席悬空,获逾250人响应。“行动”召集人林子健形容,今日向蒲锦昌游说时的会面气氛良好,但批评蒲未能以神学理据,正面回应他们的诉求。

上届选委不少具建制背景

林子健认为,“教内普选造就建制派”,上届的10位基督教选委中,不少都有建制背景,有些现正或曾经担任政协,不满他们未有为国内拆十字架、家庭教会被查封等不公义事件,以基督徒的身份发声。

他续指,协进会应承担对信仰、教会历史和香港将来的责任,不应因担心政府减少投放到教会的资源和破坏当下教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而不愿意为民主作证,“这些关系构成利益冲突,如果教会如此著重利益,我们感到失望。”

香港基督徒学会干事黄美凤补充指,教会与政府多年来以伙伴关系互相合作,提供不少社会福利及服务,时至今日却由于公共资源的分配,两者之间已变质成老板与伙计关系。她质疑:“我们应否仍然维持伙计心态,当老板叫我找10个,我就言听计从找10个人出来?”

多个宗教内部推举

香港基督教协进会将于6月30日下午在油麻地安素堂召开大会,议决怎样处理获分配的选委会席位。“行动”计划在场外举行祈祷集会,以“非暴力”和“非冲击”原则,要求协进会放弃10席选委,并表达反对政教勾结的诉求。

香港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去年底撰文指出,法例没有硬性规定协进会一定要提名选委,但若该会最后决定悬空10席,政府或许有权将该等席位分配予其他团体。

在2012年行政长官选举的选委提名方法中,基督教采用“教内普选”,而天主教则由于教区反对小圈子选举,最终只作身份核实,由政府以“抽签”形式产生选委。至于佛教、道教、回教和孔教等选委席位,则由指定团体内部推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