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布封喉亡】涉事医生求改判缓刑 死者儿子不在乎:交法官决定
2011年,73岁男病人王肯构于九龙医院疗养期间,因喉间的永久造口被封上窒息致死,涉事医生黄卓义被医务委员会裁定两项专业失当罪成,判停牌6个月,医委会当时强调无足够缓刑理由。黄卓义其后就判刑上诉至高等法院,代表律师今日(11日)在庭上要求改判缓刑2年,法官押后宣判。王肯构的儿子王冰芸指,对黄卓义的上诉没有评论,又指对他和家人而言,黄承认了出错,“已经帮爸爸取回公道”,事件已告一段落,判刑应交由法官去决定。
事件中的主诊医生黄卓义就医委会停牌半年的判刑上诉,代表律师在庭上指出,今次事故后果应由黄卓义及3名涉事护士共同承担,强调医护团队中不应只依赖其中一人负责任,又指刑罚目的应是保护公众,而非处罚个别医生,要求判处两年缓刑。
医委会代表在庭上回应时,重提黄卓义曾8次巡房,均无发现护士失误,求情时亦不断提及护士的失误,明显没有悔意,不判处缓刑是为保障大众利益。
死者儿子:已为父取回公道 “判一日定系十年,我唔care”
案件中离世病人王肯构的儿子王冰芸向《香港01》记者坦言,无留意今日是上诉案开庭的日子,对上诉一事无特别回应。王冰芸认为,医委会聆讯已证实黄卓义犯错,而黄亦只就刑期上诉,对他来说“已帮爸爸取回公道”,对家人而言,事件亦已告一段落。
王冰芸续指,“佢判一日定系十年,我都唔care(在乎)”,判刑长短应交由法官等专业人士决定,相信他们会作出合理、公平的惩罚。
病人组织:判刑本身并非基于护士出错 难成求情理由
一直跟进本案的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指,医务委员会与护士管理局各有角色,医委会负责处理医生有否履行专业职责,而涉事的3名护士亦已遭护士管理局处分,两者分工明确。对于黄卓义重提后果应由自己与3名护士共同承担,彭鸿昌指医委会聆讯小组的判词已清楚说明,判刑是基于涉事医生无尽责,未能发现护士失误,并非基于护士的出错而判其停牌,不应成为求情理由。
在医委会今年5月召开的聆讯期间,黄卓义未有选择自辩,其代表律师亦曾就部分专业失当指控争拗。彭鸿昌补充指,黄卓义在事件发生后,在公在私均未曾对死者家属致歉,加上其在聆讯时的表现,完全感觉不到其悔意。
彭鸿昌:若被投诉医生犯错且无悔意 一般重罚
彭鸿昌续指,根据医委会过往的案例,若被投诉医生犯错且无悔意,一般都会重罚,只有被投诉医生有悔意才会考虑缓刑,彭认为医委会今次重判是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