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产业】浸大学者:药物检测应跟上时代 老本不能吃一辈子
撰文: 陈倩婷
出版:更新:
本港中医药发展从十多年前已开始讨论,外界现时最关心的是中药材的安全性及药效,惟政府提倡兴建的永久中药检测大楼尚未落成,首间中医医院则最快于2024年落成。
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赵中振接受专访时指,目前《香港中药材标准》(“港标”)的技术水平足够,但检测的种类未够多,他认为“港标”发展下去应善用本港优势,为国际间的中药检测提供准则。“中医是中国的,但中医也是世界的”,赵中振强调中药检测唯有迈向科学化,才得以获国际认可。
【中药产业系列三之三】
中医药不论在本地还是海外,所受的关注度均有所上升。浸大中医药学院副院长赵中振在受访之初以神话入题,“18层地狱当中,第10层便是惩罚造假药的人”,可见假药自古已有,而现时外界最关注中医的安全性、药物是否有效、以及品质是否可控制。
2015年,行政长官施政报告提及,将筹划一所本港的中药检测中心,至去年终有临时的中药检测中心进驻科学园。不过上述概念,赵中振早于2003年已经提出。赵中振透露,一幢永久的中药检测大楼料于5年后落成,大楼除了有检测化验所,亦设有中药标本馆,为好的中药提供准则。
香港信誉终会消耗 科学化才是出路
香港产品不论在两岸或国际间,向来拥有一定信誉,不过赵中振认为这些信誉是以前累积得来,强调“祖上留下的,不能吃一辈子”,因此必须要以科学化的检测方法,跟上时代对中药品质的需求。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近年开始规管进口中医药保健品,亦已通过某些中药复方的临床试验,应验了赵中振的“中医是中国的,但中医也是世界的”说法。他续指,中药对国人而言是传统,但对海外人士而言绝对是新事物,但外国人未必会看历史,因此客观数据有助中药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