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养到英国生活半世纪 跨越九千公里赴港寻亲 玉兰盼拥生母致谢

撰文: 文雪萍
出版:更新:

六十年代,本港不少父母经领养计划,交托孩子予海外家庭抚养成人,Laura正是当年被收养的婴儿之一。为了一探究竟,她从英国跨越九千公里的距离,回到这个本应熟悉却又陌生的地方,香港。养父母叫她“Laura”,生母给她起名叫“玉兰”;虽然在英国生活58年,对香港毫无印象,惟寻亲的念头从未间断,近年荣升外婆后,更是下决心回港寻根。懂事至今,她没有一丝憎恨,反之感激生母无私付出,透过领养令她受到保护;若有幸相认见面,她盼可拥抱对方告知其一切安好,跟母亲剖白心底话:“多谢妳,我都没有生气。”

Laura自小被领养到英国生活。(受访者提供)

外貌有别白人养父母 意识到自己“被领养”

越洋回港寻亲,不是一个偶然,更多的是勇气。Laura,自小被领养到英国生活,养父母待她视如己出,供书教学爱护有加,多年来亦绝口不提“领养”之事,免得她感到尴尬。然而,当时5岁的她看著镜子倒影,发现自己外貌有别于白人养父母,才慢慢意识到“被领养”的事实。

随著年月洗礼,Laura的生活跟一般英国人无异,拥有自己的事业、家庭,惟寻亲的念头从未间断,一直萦绕在她的脑海,挥之不去。近年荣升外婆,更使她翻覆思考著自己的故事,并下决定展开寻亲之旅,盼从中了解事情经过,重整人生拼图。

Laura(中)在1960年10月20日于元朗洪水桥出世。(吴钟坤摄)

生母全名为赖苏金 替其取下中文名“玉兰”

皇天不负有心人,翻查昔日资料,得知生母全名为“赖苏金”,而父亲黄钿则于2014年于仁济医院离世。原来,在1960年生母一人带著三名儿女,曾住在大埔锦山村瓜园寮屋,并在同年10月20日于元朗洪水桥诞下Laura,更替她取了中文名字“玉兰”。

奈何,生母产后患肾病于博爱医院留医至1960年12月30日,期间无法照顾女儿,只能忍痛把Laura送到保良局等候领养。她说,在领养文件上看到母亲以拇指印作同意签署,认为对方当时亦感挣扎及不舍:“我明白对一个母亲而言是非常心痛!(I know as a mother how heartbreaking!)”

Laura到大埔锦山村走访生母的旧居,向村民打听生母的下落。(吴钟坤摄)

对生母没有憎恨 感激对方以领养作保謢

跨越九千公里来港三个月,不只为了寻亲,亦是对自己作一个交代。采访当天,Laura到大埔锦山村走访生母的旧居,向村民打听生母的下落,惟瓜园寮屋早已被拆卸,取而代之的是大埔太和邨。

可是,她并没有失望,反而用手机拍下四周环境,寻找著母亲昔日走过的足迹:“她或许之前住在这里!(maybe she lived here!)”

她坦言,懂事至今对生母没有一丝憎恨,反之感激对方无私付出,以领养的方式来确保自己有基本生活保障:“我非常尊重她的决定。(I have huge respect for what she did.)”若有幸相认见面,她盼可拥抱对方告知其一切安好,亲口表达心底话,一尽孝道。

寻亲联络电话: 9332 0424电邮:info@look4mama.com寻亲网站:www.look4ma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