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释如何核对郑李锦芬身分 机管局:按程序发出临时证
团结香港基金会总干事郑李锦芬在未有携带身分证下,仍可进入机场禁区,参观机场控制塔,事件惹来“特事特办”争议。机场管理局就事件回应指,有关人士“经核实身分后”,获发出临时通行证进入禁区范围,并由机场保安全程监控。惟未有解释在该情况下,如何做到核实。有航空界人士表示,当局若是依据既定程序作出上述安排,应公开相关指引释除疑虑,包括出示身分证以外,到底有何方法核实身分。
就郑李锦芬无身分证下仍获批入机场禁区一事,机管局回复查询指,团结香港基金会人员在参观前已提早申请资料,包括姓名及身分证明文件等个人资料,并办妥访客禁区证,故当日确认其身分后,便发出临时通行证,在机场保安的全程监控下,与他人经过安检后继续参观行程。
手册:核对须身分证或护照
不过,《香港01》翻查机管局的《机场禁区通行证制度手册》,指明禁区访客在“出入管制点”(access control point),须向通行证办事处或有关职员出示身分证明文件,用以核对申请表上所填资料,可用作核证的证年为香港身分证或护照的正副本。但机管局在今次声明中指出,局方备有临时通行证,在有需要时发予相关人士,并在机管局认可人士的引领下,“进入禁区范围进行公务事宜”。
机师︰郑李锦芬非公职人员
公民党机师谭文豪表示,据其以公众人士身分入禁区参观的经验,访客须预先登记申请通行证,提供个人姓名及身分证号码,有关申请至入场当日须出示身分证核对才可获批;即使有需要临时申请通行证,亦涉及较繁复程序,并必须使用身分证登记,即使是立法会议员或由政府部门邀请的访客亦无豁免。
谭文豪续指,若机管局本来就有既定程序,如有指定文件可替代身分证的核实身份用途,局方应交代有关指引,又认为即使知名人士、例如团结香港基金会主席董建华本人,都不应该有例外,更何况郑李锦芬非家喻户晓的人物,强调她非公职人员、而相关基金会亦非政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