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生克服身体障碍 跻身乒乓球港队争光:伤残人士也有长处

撰文: 邝晓斌
出版:更新:

有特殊教育需要(SEN)、残障学生通常须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追上常人的步伐。现时正就读中二级的王愉程患有先天肌肉组织疾病,惟她不单能升读主流学校,还爱上乒乓球运动,甚至跻身港队,代表香港到海外参赛,赢得一金一银的佳绩。王愉程形容:“每个人各有不同,伤残人士唔一定无长处。”经过学校提名,愉程成功获颁“司徒华教育基金好学生奖”,以彰显其奋斗成就。

王愉程现为乒乓球港队成员,每星期有4天需到体院集训。(邝晓斌摄)

患“先天性结缔组织异常”6岁始接受手术

王愉程患有“先天性结缔组织异常”,6岁及9岁时曾接受脊椎手术,植入支架以改善脊椎“S形弯曲”的问题,手术后背部已能伸直。然而,愉程的肌肉组织仍是十分脆弱,即使身体只是受轻微程度的碰撞,已需到医院为难以自行愈合的伤口缝针,因此攀石、溜冰等运动,对她而言都是遥不可及。

即便如此,愉程形容自己十分好动“坐唔定”,不爱弹琴、画画;小六暑假时,某日她跟随同学外出,初次接触乒乓球便已著迷,随后更成为她最大的兴趣。

由幼稚园至中一,愉程一直在特殊学校读书;到上个学年,才正式转到主流学校汇基书院(东九龙)重读中一。初到主流学校,愉程忆述开学当天老师邀请她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情况,虽然初时不习惯课程,惟后来已逐渐适应。

去年入读主流学校 加入校队 甚至代表香港到海外作赛

愉程对于乒乓球的兴趣亦一并带入新环境,除了加入汇基的乒乓球校队,去年暑假更参加香港体育学院的乒乓球港队青少年班,完成后正式跻身港队。她同年已开始代表香港到海外作赛,在杜拜举行的“2017年亚洲青少年残疾人运动会”,愉程勇夺乒乓球女子团体赛金牌及女子单打赛银牌;本年亦曾到印尼参加“2018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

王愉程(右)在“2017年亚洲青少年残疾人运动会”,勇夺乒乓球女子团体赛金牌及女子单打赛银牌。(受访者提供)

目前,愉程每星期有4天放学后,会到体院参与乒乓球集训;训练后归家完成课业,通常需凌晨零时至1时才能睡觉,早上6时便要起床上学,但她表示:“只要钟意做,就唔会觉得辛苦。”

看见女儿爱上乒乓球,作为母亲又有甚么感受?王太表示,最近女儿到印尼作赛,王太未有随行,女儿亦能“无穿无烂”地回港,令她有很大感受。她说,女儿加入港队后,自己由从前十分紧张、“去到边都想跟住”的担忧,变成懂得放手。

王愉程(右)加入港队后,母亲王太(左)学懂了“放手”。(邝晓斌摄)
+3

母亲庆幸女儿乐观正面

由于肌肉问题,3岁时的愉程仍需坐婴儿车出入,到游乐场玩亦需要母亲在旁协助。王太说,当时亦有旁人觉得奇怪,询问“点解咁大个都仲要人帮、仲要坐BB车。”然而她庆幸,长大后的女儿十分乐观正面。

王愉程总结道:“每个人自出世都各有不同,但伤残(人士)唔一定无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