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发现校本模式配合健康教育 子宫颈癌疫苗接种率可达八成

撰文: 郑翠碧
出版:更新: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第二份《施政报告》建议,由2019/20学年起,将到校为女童免费接种子宫颈癌(HPV)疫苗,以预防子宫颈癌。中大医学院研究团队今(6日)发表有关子宫颈癌疫苗接种计划的成功关键研究结果,发现校本模式配合健康教育的HPV疫苗接种计划,于本港可达超过80%接种率。

中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系主任陈基湘。(郑翠碧摄)

中大医学院HPV研究及教育团队自2011年起,与超过30间学校合作,为逾4,000名女学生接种疫苗,期间试行不同的疫苗接种模式,以了解在推行计划时,当中与本地社会规范和文化背景相关的潜在阻碍,以及促进计划成功的因素。

试行计划结果发现,只要配合适当的健康教育消除学生和家长的疑虑及误解,在本港推行校本HPV疫苗接种计划可由本来的7至10%,大幅提升至超过80%,而小学女童接种率亦高于中学女生约10个百分点。

中大医学院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健康教育及促进健康中心总监李大拔教授指超过10%的父母拒绝为女儿接种是因为怕她会提早有性行为,因此接种计划应该配合正确性教育。(郑翠碧摄)

中大医学院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健康教育及促进健康中心总监李大拔教授表示,校本HPV疫苗接种计划能否成功推行,首先,家长必须确信疫苗是有效和安全才会让女儿接种疫苗,疫苗是否需要自费并非首要考虑。第二,对于学童而言,父母或家庭成员的建议比医生推荐更重要,故应该为学童父母提供相关资讯。第三,超过10%的父母拒绝为女儿接种是因为怕她会提早有性行为,因此接种计划应该配合正确性教育。

中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系主任陈基湘建议,由政府主导的HPV疫苗接种计划,应是完全免费而非部分津贴。他同时建议计划应以小学为本,为小五小六女生接种,但同时开展“追加计划”,为未来几年就读中五中六的女学生同时接种疫苗,直至首批接种疫苗的小五小六生升至中五为止,以确保所有适龄中小学生均受保障。

陈基湘补充,政府应为家长和学生提供正确的健康资讯,以纠正他们对疫苗及子宫颈癌的错误观念,以消除误解;并应建立疫苗监察系统,每年收集接种率的数据,以在接种率出现下降时追查原因,并提供机制让接种人士汇报副作用的情况,以及为政府提供数据及资料,当社会出现有关疫苗的谣传时,方便提供资讯辟谣。

赞助中大为学童接种疫苗的梁恺昍妇癌基金会,其执行董事Katharina REIMER 指,基金会在今年内计划推出一个网上平台,以方便公众查询疫苗资讯、预约服务及保存电子纪录等。(郑翠碧摄)

赞助中大为学童接种疫苗的梁恺昍妇癌基金会执行董事Katharina REIMER 指,基金会在今年内计划推出一个网上平台,方便公众查询疫苗资讯、预约及保存电子纪录等。研究结果已在国际科学期刊《PLoS ONE》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