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文凭试】考评局拆解中文口试“阵亡”位 乱抛书包弄巧反拙

撰文: 黄雅盈 胡家欣 邝晓斌
出版:更新:

考评局今日(6日)出版2018中学文凭试(DSE)试题专辑,详述各科目评卷参考及考生表现。当中,考评局指有考生在应考中文科说话卷关于“文化”的题目时,不惜牵强附会任何文化内容到讨论之中,最后弄巧反拙。当中,有考生提出近年西方文化入侵,导致中国文化薄弱,人际关系转淡,因此一天变成27小时有助解决人际问题。考评局说,不论是过于宽泛或过于狭窄地理解题目,都妨碍讨论的有效开展;援引史例语例,或是文化概念、现今社会现象,均可丰富说话内容及支持所能观点,但必须准确引用,并逐步说明与所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撰文:邝晓斌 胡家欣

(01美术制图)
考评局今日(6日)出版2018中学文凭试(DSE)试题专辑,详述各科目评卷参考及考生表现。当中,考评局指有考生在应考中文科说话卷关于“文化”的题目时,不惜牵强附会任何文化内容到讨论之中,最后弄巧反拙。(资料图片)
考评局说,不论是过于宽泛或过于狭窄地理解题目,都妨碍讨论的有效开展;援引史例语例,或是文化概念、现今社会现象,均可丰富说话内容及支持所能观点,但必须准确引用,并逐步说明与所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下为考评局列举的例子。(资料图片)
牵强例子一:轻率理解题目关键字,为考题情景加入不存在的预设和限制。例如,将对话“如果我谈恋爱,一定以结婚为目标”,理解为必须与恋爱对象结婚,遂将题目扭曲为“初恋即须结婚”;亦有考生误解“会好好享受恋爱的感觉”的态度,解读为对恋爱对象不认真甚至不忠。(资料图片)
牵强例子二:意念单薄陈套。有考生提出旺角是购物天堂,其他考生仅补充例子,却未能转化推展,说明旺角如何切合香港特色。(资料图片)
牵强例子三:未能清楚交代例子与论点的关系。有考生谈中学学生会选举常见的宣传方式题目时,考生认为列队校门呼吁最优,可以训练坚毅精神,并引用“牛下女车神”李慧诗为例,指她年幼时患有贫血症,中三才展开单车生涯,其坚毅精神可启发学生会干事,但相关事例与论点无关。 考评局说,胡乱引用古语或例子,只会画蛇添足。(资料图片)
牵强例子四:穿凿附会文化内容到讨论之中。 有考生以五伦概念,论述说话卷第7-1题排队这种香港常见的现象,指中国文化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足见排队观念古已有之;又指一心为取得心头好,排一日一夜也是值得,称是忠诚信实的表现。(资料图片)
牵强例子五:硬将中西文化之别套进考题情境。有考生提出近年西方文化入侵,导致中国文化薄弱,人际关系转淡,因此一天变成27小时有助解决人际问题。 考评局说,考生以为彰显文化素质,其实反而画虎不成、无助讨论,显露考生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有误。(资料图片)
牵强例子六:讨论无法容纳不同声音和角度,无法达成沟通。在自由发言时间,有部分考生争夺或抢占发言机会,以致声音重叠、互不相让的情况时有出现;更有考生刻意提高声量,坚持继续说话,务求对方退让;甚至有考生因见讨论时间即将结束而强行打岔。考评局强调,相关情况必须避免。(考评局图片)
考评局建议,援引史例语例,或是文化概念、现今社会现象,均可丰富说话内容及支持观点。但局方同时强调必须准确引用,并逐步说明与所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其次,口语沟通考试要求考生讨论时,能互相尊重各人见解与发言机会,得体、有礼貌地应对,是有效讨论的基础,考生必须注意。(资料图片)
资深中文科老师王美琪表示,考生一般有审题不清的毛病,“一眼望系咁就以为系咁”,容易解题出错,建议他们注意题目的关键字眼,以助理解题目的意思。她续指,小组讨虽然分秒必争,但提醒考生若霸占发言时间,只会令结果弄巧反拙。(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