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奴】5年建2.6万资助出售屋 陈帆认仍未达供应目标

撰文: 黄静薇 张嘉敏
出版:更新:

立法会房屋事务委员会今日举行会议,讨论政府协助市民置业安居的措施。多位议员在会上指出,在2018/19至2022/23年资助出售单位提供约2.63万个,即平均每年约5200个,与每年8000个的目标仍有一段距离,促请政府增加兴建供应量之外,亦要收紧居屋等资助房屋的转售限制,减低炒卖情况。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承认,在10年公屋供应目标仍有一段距离,当局会继续努力“追落后”,至于当局会否推出港人置业优先的楼市措施,陈帆称现时非本地买家购买楼宇的成交量,截至今年首9个月仅占整体的1.2%。

近年私楼售价难以负担,不少香港人转将希望放于申购居屋。(李泽彤摄)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在会上表示,本届政府有决心去解决面对社会的房屋问题,包括绿置居恒常化、修订居屋定价至五二折及推出首置上车盘。因应近年楼市炽热的情况,政府屡推需求管理的措施,以打击短期炒买,包括征收空置税。陈帆指当局留意到新措施出台后,不少发展商已陆续推售货尾单位。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指房委会亦有收紧居屋转让限制。(李泽彤摄)

立法会议员范国威在会上要求收紧居屋、绿置居的转售限制。他表示,政府虽然对私人市场推出需求管理措施,但仍有非本地个人或公司买家,透过公司名义购买,再长时间持货再套现,“买得起都唔会系香港人。”他促请当局考虑日后新落成的住宅单位,应参考澳大利亚等地经验,推出“限购令”,即只能由港人购买,抑或限制非本地买家购买单位的数量“封顶”至二成或以下。

居屋转售限制最少应10年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麦美娟质疑政府要完善置业阶梯的最终目标,若然是有瓦遮头,当局应收紧现时五年的转售限制,“正常自住,唔会五年就会卖。”她建议应最少10年,或限制转售对象。陈帆回应房委会亦有收紧居屋转让限制,包括五年内不可补价出售;而非本地买家购买私楼单位的比例已逐年下跌,今年首9个仅占整体的1.2%,较推出措施前的4.5%低。至于会否推出限购令,他称会紧密留意市场发展。

陈帆:港府须平衡“上楼”与“上车”需求立法会议员张超雄质疑现时港府是要优先帮助有逼切住屋需要、无能力上车的人,抑或帮助有能力买楼、但因楼价太高而无法置业的人。陈帆表示公共资源是放在社会上,政府会义无反顾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住所,令他们老有所安,但亦有责任提供置业阶梯,令市民安居乐业。被问到公屋供应将于2022/23年“断崖式下跌”、资助出售单位更大跌至1500个,陈帆承认有部分年份单位供应量较少,强调建造过程有快有慢,港府会继续努力觅地,以满足供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