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录得3宗社区感染退伍军人病个案 二人有长期病患
撰文: 劳敏仪
出版:更新: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日(29日)公布在本月21日至27日期间,录得3宗社区感染的退伍军人病个案。3名男病人分别居于大埔富善邨、慈云山慈正邨服务设施大楼及东区小西湾邨,当中二人有长期病患。中心提醒,市民应使用和保养妥善设计的人造供水系统,易受感染人士则需时刻采取相关预防措施。
卫生防护中心表示,在上周(10月21日至27日)录得3宗社区感染的退伍军人病个案,3名病人年龄介乎40至70岁,分别居于大埔富善邨善邻楼、慈云山慈正邨服务设施大楼及东区小西湾邨瑞乐楼,当中二人有长期病患。
中心发言人表示,署方正展开流行病学调查,以找出可能的感染源头、高风险接触因素和是否出现群组个案。发言人提醒,男士、50岁以上人士、吸烟人士、酗酒人士和免疫力弱的人士均较易感染退伍军人病;另外有些情况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包括供水系统保养欠佳导致积水贮存、居所使用旧式供水系统或附近设有冷却水塔或喷水池、使用电热水器、按摩池或温泉,以及近期曾到酒店或船只。
截至10月27日,今年录得88宗退伍军人病个案,而2017年及2016年分别有72宗及75宗。退伍军人杆菌可存在于多种环境,尤其适合在摄氏20至45度的温水生长。它可存活在不同水源环境,如水缸、冷热水系统、冷却水塔、按摩池、喷水池和家居呼吸道医疗器材等。病人有机会因吸入人工制水系统释出受污染的水点和雾气而受感染。在处理花园土壤、堆肥和培养土时亦可能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