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妈撑起智障儿 特能龙舟队并肩十年 扒走自闭
“特能龙舟”是由一班智障和自闭症患者的龙舟队伍,端午节的龙舟赛事,一众健儿一展练习成果,争取胜利,而他们比普通人还要付出多一份心力,克服先天的情绪障碍,方能驾驭龙舟。要跨过身体的障碍,虽不容易,但一众“同路人”已并肩作战十个年头,夺得过不少佳绩,去年便在“两岸四地特能共融男子中龙邀请赛”中得到季军。成功背后,更有“特殊能耐”的,其实是健儿背后的“她”和“他”。
当时知道自己不能放弃,因为阿囝能依靠我
这一个“她”——晴妈,今日如常来到西贡沙下,一把伞、一个背包、“全副装备”,过去许多个周日,都陪伴儿子阿晴前来练习,今日终于到了正式比赛的日子。
28年来与儿子共渡的时光,晴妈永远不会忘记。晴妈忆述,当时阿晴出世时与一般婴孩无异,上了幼稚园后,老师发现他“坐不定”,又未能与其他同学正常相处,于是晴妈陪儿子做智力评估,结果发现呀晴有“中度智障”。
孩子证中度智障 老公“走佬”
这时晴妈晴天霹雳。同为公务员的丈夫,知道儿子患病后,竟然选择离开她们两母子,自此晴妈就独力抚养儿子。“当时知道自己不能放弃,因为阿仔只能依靠我。”访问期间,阿晴手放背后后面,站在妈妈身旁,一看到队友和义工教练,便主动上前“击拳”,原来是他们独有打招呼方式。“以前佢不会望着人说话,头只会愈来愈低,但有了一班龙舟队友后,你看,头擡得几高!”,一边拍着儿子的胸膛,一边露出满足的笑容。
“不少有自闭或智障仔女的家长都会选择收埋收埋,都是因面子的问题。”独力养大有情绪病的儿子,晴妈指,曾经有一次搭电梯,前面有一位女士“仆亲”,阿晴马上指着她大笑,令晴妈相当尴尬,未及解释之际,对方已破口大骂,指无家教、无礼等等……晴妈只好沉着气,事后再耐心教阿晴正确与人相处的态度。
最感动儿子学会主动“撩人”
晴妈说:“自闭症和智障的儿子想法直接简单。”晴妈翻开手机相簿,全都是阿晴“夹band”、自弹自唱和耍跆拳等片段。“佢想学我就会尽力畀,原因是我想他学会正常社交技巧,纵使明知他有病,知道他与正常人有差异,至少在群体内他不致被排挤。”
晴妈的努力没有白费,阿晴参与了由邻舍辅导会主办“特能龙舟”踏入第十年,不单在义工指导下,将龙舟控制得有板有眼。更成为队内的“大师兄”,与一班义工混熟,还会主动与其他“同路人”谈话,细声讲大声笑。
晴妈笑言:“他们有独特沟通方式,我哋听唔明㗎。”说罢后与一众在海边看练习的家长大笑起来,的确,就算听不明白儿子与队员在聊什么,但只要能见到儿子活出自已的世界,作为家长亦倍感安慰。
阿晴在海上挥汗练习,晴妈在岸上拿着相机比记者更落力拍照,纪录儿子和“同路人”努力练习的片段。每一张相片都有一堆天真的笑容,而背后的,是一堆满足的笑容。邻舍辅导会的龙舟比赛已踏入第十年,他指会努力制作一段片,在庆祝会上播放,与义工、家长和“小朋友”一同见证十年间的成长。
阿晴背后,还有这一个“他”——义工教练“康S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