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患指数0%为假象 虫鼠专家批灭鼠工作有缺失

撰文: 邓家琪
出版:更新:

近来老鼠踪迹在本港随处可见,上月更出现全球首宗老鼠传人的戊型肝炎个案。鼠患问题越趋严重,但食环署的鼠饵监测指数一直偏低,就连出现老鼠传人肝炎个案的黄大仙区,都只录得1%。
数据与实际情况有差距,香港虫害管理协会主席陈泽森认为,非因灭鼠工作不足,而是防鼠工作有所缺失。

本港不少后巷都可找到老鼠,正是因为随街的食物渣滓,成了牠们的美食。(资料图片)

不及吃物渣滓吸引 谷物类鼠饵失效

上月出现的戊型肝炎患者居住的彩云邨,位于鼠饵监测指数向来偏低的黄大仙区,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亦曾表示,监测指数不一定可靠,只能作参考。

陈泽森表示,监测指数和实际情况有差异,原因是放置在监测点的鼠饵存在问题。现时一般使用的毒鼠饵都是谷物类食粮,但监测点处于环境恶劣、随地残羹剩饭的后巷,陈泽森形容这些人类的食物渣滓,很可能是鼠辈眼中美食,“你都会选择好吃的那些吧!”有其他更吸引的食物出现,鼠饵自然失效,不可准确量度老鼠出现的情况。

陈泽森认为,香港鼠患严重,非因灭鼠工作不足,而是防鼠工作有所缺失。(王海图摄)

灭鼠工作只治标 须改善环境

老鼠和所有生物一样,需要合适的环境和稳定的食水供应,方能生存。陈泽森觉得现时灭鼠工作忽略了根源问题,反而一直营造“舒适”的环境给鼠辈。他批评一边用药消灭、或用笼捕捉老鼠,而没去改善环境,老鼠只会由原处逃到别处,灭鼠工作白费,“答案就等于零”。

记者在湾仔的后巷发现鸡蛋壳,如此美食,老鼠不用吃鼠饵。(王海图摄)

毒鼠饵放胶袋 老鼠难闻到

记者当日前往湾仔其中一条后巷,发现环境相当恶劣,满箩的食物渣滓、鸡蛋壳扔在地上,为老鼠提供所需粮食;而久未清理的杂物和污水则成为牠们的最佳居所,毫无疑问是老鼠温床。

后巷内设有的毒鼠饵都以胶袋封好,陈泽森指老鼠嗅觉比视觉敏锐,如果用胶袋将毒鼠饵装好,会减低牠们找到鼠饵的机会,亦会减弱监测指数的准确性。

老鼠视觉较差,但臭觉灵敏。将毒鼠饵放在胶袋内,牠们根本难以闻到。(王海图摄)

食环署就记者于谭臣道后巷拍得的情况回复,指过去半年共收到6宗有关该处的投诉,主要涉及街道洁净及蚊患问题。又指一向关注该处卫生情况,称每日均有安排承办商清扫后巷外,亦会不时进行特别行动,清理无人认领的杂物。 

捕鼠器及毒鼠饵有多款,惟家猫变成宠物,最不实用。(王海图摄)

捕鼠后需小心处理尸体

街道灭鼠一般都会使用老鼠笼和毒鼠饵,而居家捕鼠一般会用老鼠胶,但捕捉老鼠后,必须小心处理尸体,包括戴上手套、利用工具捡起尸体,切勿直接接触。

至于“猫捉老鼠”的方法,陈泽森笑言绝不可能,因现时的家猫都已经变成宠物,失去捕兽的本能。他亦介绍了新引进的捕鼠器,利用机关将老鼠捕捉到装满消毒药水的桶内,免去处置老鼠尸体的麻烦程序。“改善环境为先,这个环境不适合牠们,自然会到其他地方,甚至跑回大自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