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身份证】图看69年演变 从硬皮纸、过胶至智能芯片时代

撰文: 张雅婷
出版:更新:

新一代智能新份证将于年底面世,并更少具备9项防伪特征。回顾1949年港英政府为登记人口,首次推出用硬质纸张制造的身份证,至60年代才开始签发胶面身份证,再于千禧年代步入智能身份证时代,每张身份证都有其特色,值得细看。

第一批身份证于1949年签发,是用硬质纸张制造,证件亦无显示期限。此图为正面。(政府网页图片)
第一批身份证于1949年签发,是用硬质纸张制造,证件亦无显示期限。此图为背面。(政府网页图片)
1960年6月开始,政府重新登记人口,并签发胶面身份证。此图为第一代的成人和儿童过胶身份证。其最大特色是,以证件颜色分辨性别,红色代表女、蓝色代表男,证件正面载有持证人的相片及拇指指膜,背面详载个人资料。(政府网页图片)
到1980年代,身份证设计进入电脑化阶段。第一代电脑化身份证,证件物料为带有防伪水印的保安纸张所制,持证人资料改由电脑喷墨打印,相片亦经影像处理后才印在证上,并加有塑胶硬膜保护,证件种类亦细分为“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及“香港身份证”,有关设计大小及式样,为1987年推出第二代电脑化身份证的基础。(网上图片)
第二代电脑化身份证于1987年推出,身份证背面的英式徽号,由另一图案代替。(网上图片)
正式投入“智能”年代,是于2003年,当局首次引入智能身份证系统,并在5年内完成一次性全港市民换领身份证计划,完全取代了之前的电脑纸本身份证。第一代智能身份证是以激光刻蚀技术制成,并加上防伪特征,加入指纹认证。持证人更可在各出入境管制站,使用旅客自助出入境检查系统“e-道”服务,加快手续效率。(入境处图片)
新智能身份证将于2018年11月26日推出,12月27日开始换证。新证的相片比旧证大三分一,并且更高清。新一代智能身份证最少有9项防伪特征,比较上一张身份证的防伪特征,全新技术包括紫荆花图案的“具波浪及立体效果的全息图”、印有个人资料的“透明窗口”、以及细相位置以“具立体感的激光影像”制作而成,同时新身份证亦加入多种更复杂的图案背景,如细线及扭索式图案,以及“触觉浮雕特征”、在紫外光下出现“彩色紫外线图案”等,并且保留以往使用的“彩虹印刷”、“光学变色油墨”及“缩微文字印刷”。此为新智能身份证正面。(余俊亮摄)
新智能身份证将于2018年11月26日推出,12月27日开始换证。新证的相片比旧证大三分一,并且更高清。新一代智能身份证最少有9项防伪特征,比较上一张身份证的防伪特征,全新技术包括紫荆花图案的“具波浪及立体效果的全息图”、印有个人资料的“透明窗口”、以及细相位置以“具立体感的激光影像”制作而成,同时新身份证亦加入多种更复杂的图案背景,如细线及扭索式图案,以及“触觉浮雕特征”、在紫外光下出现“彩色紫外线图案”等,并且保留以往使用的“彩虹印刷”、“光学变色油墨”及“缩微文字印刷”。此为新智能身份证背面。(余俊亮摄)
历代身份证设计演变。(政府网页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