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天气预报.施政报告】扬言应对气候变化 林郑找数定走数?
特首林郑月娥今天上午将发表她上任后第二份的《施政报告》,究竟是可以为她挽回民望,还是令她低迷的民望再向下发展?她的民望近日创新低,很大程度是跟处理超强台风山竹袭港后的善后不力有关,而翻查她去年发表的首份《施政报告》,原来有专属段落,谈及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甚至如何面对强台风袭港时的应急工作,究竟这些政策是否能落实?其实,林郑在去年的《施政报告》中曾扬言要致力落实《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30+》,但当中如改善城市林务资产、扩展郊野公园来为城市降温等建议,明显跟现时土地大辩论的提案背道而驰;而林郑纵明言风暴潮及海平面持续上升,但她却极可能反其道而行提出填海造地大计,是找数还是走数?相信已一目了然。
明天至周末温度跌至22度
位于广东北部的一道冷锋正逐渐向南移动,预料在今日抵达沿岸地区,香港亦会受影响,所以本港地区今日天气大致多云,会有几阵骤雨,日间短暂时间有阳光,最高气温只有约29度,并会由吹和缓东风而渐转吹北至东北风。而香港未来数天的天气更因此会转凉,明天至周末时最低温度将跌至22度,且会有几阵雨。
林郑月娥的民望近来因处理山竹风灾不力而插水,已跌至上任后新低,她曾说笑称自己要以《施政报告》来挽救民望,是否能如愿以偿还看其提出的政策,能如何回应市民诉求,但外界似乎未有寄以厚望。
去年在《施政报告》提及天鸽
事实上,山竹虽然是天灾,惟风灾善后不力却是人祸,而原来林郑在去年,曾在《施政报告》中,以七大段落扬言要应对“气候变化”。查去年夏天香港同样有超强台风袭港,台风“天鸽”引致风暴潮,令部分低洼地区如大澳出现严重海水倒灌,杏花邨亦不能幸免。林郑月娥当时在《施政报告》中,便称“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涵盖减缓、适应及应变三方面”,又提出要致力落实《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30+》,“并适时检视措施,居安思危”。
《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30+》是环境局在去年1月发表的报告,由政务司司长领导的气候变化督导委员会制订,概述应对气候变化的中长期工作及2030年的碳排放减排目标。
不过,《香港01》记者翻查该报告,当中提出的一些关键建议,却似乎跟林郑月娥政府在过去一年的工作及政策方向背道而驰。举例说,《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30+》第8部分提及“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明言“《巴黎协定》确认树林 作为碳汇具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并明确要求保护树林及维护生态系统”,然后提出优化市区的生态系统及适当的绿化;计划扩展郊野及海岸公园;制订长远计划推动城市林务工作及生态等,期望透过这些计划为城市降温。
认同发展郊野公园土地
惟众所周知是,仍在进行的土地大辩论,却把发展郊野公园及边陲绿化地视为选项之一,就连林郑本人亦曾在立法会答问大会上明言,发展这些土地“非常值得我们深思”,换言之,是弃应对气候变化策略于不顾。
另一情况,是在山竹袭港下,香港发生逾5.4万宗的塌树,令香港失去数以万计的树木,不少更是成熟的大型林木,《香港01》过去在报道中便曾访问专家,认为大量塌树木对市区减缓热岛效应将会明显减少,亦认为政府可能要从新检视所谓种树的情况。现时不少塌树仍未被清理,林郑又会否在今年《施政报告》中,回应及作出相对检讨?
未见港府有汲取天鸽教训
山竹袭港,引致的风暴潮打破史上纪录,亦令香港市民意识天灾的破坏力,特别是不少地区都出现“明日之后”般的水浸情况,沙田、杏花邨、海怡半岛、柴湾及小西湾均成为重灾区,虽然去年港府汲取了台风“天鸽”袭港时,所引致的风暴潮令部分低洼地区出现严重海水倒灌的经验及教训,林郑在去年《施政报告》中亦明言“气候变化会引致海平面持续上升”,但明显未见有在措施作出应对。
更甚是,不同消息透露,她将在今天提出“明日大屿”的大规模填海造地大计,如同无视不同警告指出如此发展,实是如同逆天而行,亦为将来人工岛上生活的市民带来极大风险。
至于面对极端气候来袭时,防患于未然是重要的策略之一,同时要提高应变能力,而保安局一直负责协调灾后的紧急行动,其下的工作小组亦创建一个采用地理资讯系统的“联合运作平台”,能大大改进相关部门对灾情的了解,并改善应对紧急情况的决策和协调机制。不过,山竹一役,特区政府以至特首本人的应变能力,相信市民都已经“有目共睹”吧!
↓↓↓ 林郑去年《施政报告》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全检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