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再获评全球最具竞争力 曾俊华:政府及营商效率有极高评价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曾俊华指,香港重夺IMD《2016年世界竞争力年报》桂冠,实在令人振奋。(资料图片)

事隔三年,香港再次被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评选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今日(6月5日)今日发表网志,表示香港重夺桂冠“实在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绝对得来不易。他以谚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形容本港经济在各排名榜上的表现,强调凡事没有十全十美,而且世界各地的竞争对手都在进步,故香港绝不能松懈。

香港早前与国家海关总署签订合作安排,让经香港中转至内地的货物可享有内地的关税优惠。(政府新闻网)

曾俊华指,IMD报告在“政府效率”及“营商效率”两方面均给予香港极高评价,反映本港经济及社会体制优势,包括货物及资金自由流通、简单税制和低税率、法治社会、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及廉洁的社会风气。他称,自己已委托政府经济顾问留意各个具公信力的国际评级机构对香港的评价,“过去一年,Helen(政府经济顾问陈李蔼伦)就与7个评级机构定期对话,当中包括美国传统基金会、加拿大菲沙研究所、美国卡托研究所、世界银行、世界经济论坛、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分析香港与其他经济体的差距,作为制定相关政策定的启示,并借机会向评级机构讲解香港最新经济情况及政策发展方向,以及厘清误解。

香港在不同评级机构的竞争力排名不一。曾俊华表示,各评级机构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评核指标有异,但就可以反映本港经济各方面的长短。例如IMD报告较着重“政府效率”及“营商效率”,香港正是借助这两方面的优势重回榜首;然而,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报告》较看重科研与创新,香港在这方面的评分不及其他经济体,故去年排名第七。就此港政府近年推出一系列措施,从财税安排、硬件配套和土地资源等方面支持香港创新科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