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确定建土地储备 “明日大屿”填海增至1700公顷
特首林郑月娥今日(10日)公布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会持之以恒地开拓土地,不会因经济的短期波动,或物业价格的升跌,而动摇政府觅地造地、建立土地储备决心;她亦提出会研究以大规模填海方式增加土地供应,建议扩大“东大屿都会”填海计划至1700公顷,在大屿山东面填出人工岛,并把计划命名为“明日大屿”,面积比上届政府提出的1000公顷更大。
可建最多40万单位 供最多110万人居住
林郑表示“明日大屿愿景”涉及香港未来数十年的整体规划以及多项大型基建的推行,并且涉及多个政策局、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需要周详的协调和大量统筹工作。她强调,“明日大屿愿景”是本届政府的重点工作,会尽快成立直接向我负责的专责统筹办事处,就整体方向提供督导,统筹并监察计划的规划及落实。这个办事处会按需要扩展,务求让政策和执行有效对接。
她指出,政府提出发展大屿山的愿景,涵盖中部水域交椅洲和喜灵洲附近合共约1 700公顷的人工岛、大屿山北岸和屯门沿海地带,包括重新规划后的内河码头区和龙鼓滩等多个发展区;并配以一套全新的运输基建网络贯通各区,为香港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为市民安居乐业燃点希望。
林郑又称,政府会以增加土地供应、运输基建先行、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环境实力及增加休闲设施这五项政策方针,并作出投资,实现这个跨越未来二、三十年、可提供26至40万住屋单位,供70至110万人口居住,其中七成为公营房屋,和34万个就业职位的愿景。
土地共享先导计划 不少于6至7建资助房屋
她又表示,政府会加快新界棕地研究,并且建议推出“土地共享先导计划”,透过公平和具高透明度的机制,更好利用那些不在政府发展规划的私人拥有土地,以在短中期满足公营和私营房屋的需求。为释公众疑虑,由政府与申请者“共享”的新增住宅楼面面积,当中不少于6至7成须用作兴建以资助出售房屋为主的公营房屋。我们亦会重启“工厦活化计划”,并首次容许改装整幢旧工厦作过渡性房屋之用,以济燃眉之急。
↓↓ 点击睇图.林郑资助置业“大抽奖” 居屋、绿置居笋盘率先睇 ↓↓
房委资助出售房屋亦研可未补价分租
林郑又表示,为有效运用现有的公营房屋资源,房委会参考房协先导计划的实施情况后加入该计划,让其资助出售单位业主亦可将未补价的单位分租给有需要家庭,并推出一项崭新的优惠措施,容许所有家庭成员均年满70岁的全长者宽敞户,在调迁至较小的新或经翻新的单位后,可享终身全免租金。
此外,林郑指政府亦会接纳房协的建议,在其辖下的未补价资助出售房屋,试行一项“长者业主楼换楼先导计划”,让年满60岁并拥有单位业权满十年的业主,可在未补价的第二市场出售其原有单位后,再购买一个面积较小的单位。政府亦考虑将重建公务员合作社楼宇交由市建局负责,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一定比例的资助房屋。
另外,政府较早前将9幅位于观塘安达臣道及启德的私楼地,转作公营房屋发展。除了其中一幅会交由房协兴建出租公屋安置重建户外,政府将其余用地拨作兴建资助出售房屋,该9幅用地亦会悉数交由房协,消息指政府及房协仍正商讨地价安排,稍后才有正式公布。
长沙湾凯乐苑
启德启朗苑
东涌裕泰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