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27】维园加插青年对谈 女学生哭诉:学生会不代表我

撰文: 冯巧欣
出版:更新:

今年六四烛光集会,学联代表在台上宣读声明的场面不再。大会加入新环节“与青年对谈”,邀请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与两名年青人交流。有女学生落泪称,不认同大专学生会近日言论,更不应停止悼念六四。燃点火炬时亦有小童参与,寓意薪火相传。

蔡子强与两名未亲历八九六四的年青人对谈。(钟伟德摄)

港大学生反驳“ 句号论”

维园烛光集会增设的“与青年对谈”环节,找来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与两名“后八九”青年对话。本身就读港大社工系的大专政改关注组成员唐晓昕,发言时声泪俱下,特别强调近日“港大学生会的言论(会长孙晓岚提到悼念六四要划上句号)不代表我,也不完全代表这一代年青人。”她又回应部分年青一代认为基于港人的身分认同应停止悼念六四的言论,她反驳指,六四是正义和人道问题,今夜来到维园的年青人代表著一种声音,反映港人不会忘记历史事实。

唐晓昕续称,大专政关与支联会的想法不是完全一样,组织主张悼念以外应有更多行动,例如今晚在集会后会游行到中联办。但她强调,不应为建立组织的势力,而去“拆别人的台”。

每年均有不少家长带同子女出席六四晚会。

支青组少年否认悼念形式化

在台上分享的另一名年青人,是年仅18岁的支联会青年组成员蔡佳洋。与唐晓昕同样未亲历过八九年六四事件的蔡,他不认为支联会活动是形式化,例如举办长跑是象征坚毅精神。他又认为,大学举办的论坛是骑劫六四悼念活动,因为论坛可在其他日子举行。

蔡子强则表示,过往廿多年的六四晚上,绝大多数都会到维园。他强调“守护记忆本身就是抗争,悼念六四本身就是一种抗争”,寄语个别人士“不要因为对政权的愤恨,盖过对苍生的慈悲”。在他任教的中大,今夜有多间大专院校主办的论坛,但蔡子强称选择来到维园,并请参加者挥动手上烛光,希望在中大校园的同学看到民心向背。

支联会常委与年青人一同燃点火炬。

此外,集会多个环节均有年青人参与,包括有年仅8岁及11岁的小孩与支联会常委一起向民主烈士纪念碑献花圈及燃点火炬。他们表示,六四事件与香港人有关,又称明白港人向他们传承的精神,希望为当年民运的学生争取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