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隧无休止的等待 红隧车速慢如缓步跑 失15亿经济效益

撰文: 甄挺良 黄雅盈 简浩德
出版:更新:

上班族每日来到红隧东隧,塞车已是“指定动作”,明明如往常一样提早出门,没料到过海时间仿似愈来愈长,结果还是迟到——或许你的感觉没有错,只因部分连接隧道的公路,车速愈来愈慢,以湾仔演艺中心往红隧一段告士打道为例,车速足足较6年前下跌两成,仅得每小时8公里,速度相当于一般人缓步跑。

两年前,过海塞车的命运原本可以改写。当年政府推出“红加东减”方案,缩窄两隧收费差距,以引导车流平均分布,但临近实施又告拉倒。还有两个月,政府便收回东隧专营权,本是隧道分流的契机,政府却选再作研究,并指会交社会讨论,市民唯有继续等,过去多年的轮回再度上演。

三隧紧握着各个核心工商区域的命脉,足以左右本港经济活动,早于2010年,政府委托进行的《合理使用过海隧道顾问研究》便表明,三隧分流每年可为本港带来4至6亿元的经济效益;即使暂只推行“红加东减”方案,根据政府在2013年的估算,仍可为香港带来每年约5亿元效益,但翌年突煞停方案,变相令市民3年间蒙受15亿元损失。

红隧九龙入口不论是早上或傍晚,均无间断塞车。早上东隧九龙入口同样挤塞,车流已接近设计容量。(钟伟德摄)

红隧两端 行路快过搭车

红隧早已超负荷,每日车流量达到11.6万架次,是设计容量约1.5倍;东隧每日车流量也有7.4万架次,为设计容量的94%;反观西隧车流量只有原先设计的54%,每日6.6万架次。三隧分配明显不均,正因隧道费有极大差距,以私家车为例,过一次西隧的价钱,足够取道红隧过海3次。

根据运输署数字,三隧两端6条连接路中,东隧两端、红隧及西隧港岛连接路4个路段早上繁忙时间车速,与2010年相比均有减慢,显示塞车问题持续恶化。而红隧红磡段的车速“改善”后,仍仅得每小时8公里,车龙尚未解决。至于西隧九龙段车速则保持在每小时50公里以上。

隧道挤塞蔓延至周边道路,随时令人大失预算。假设繁忙时段跳上的士,由公主道爱民邨驶经红隧口,原本只需两分钟的车程,便要花上13分钟,单计这段其间的跳表收费,便需36元,尚未计及起表的22元,与道路畅顺时跳表16.9元相差逾一倍。

早上九龙站外西隧连接路,行车疏落。(余俊亮摄)

隧道车龙瘫痪维港两岸交通

到底红隧塞车问题有多严重?根据运输署统计,2010、2013及2015年红隧连接路早上繁忙时段车速,一直维持在每小时10公里以下,仅和一般人缓步跑相若。记者4月起,编写电脑程式收集运输署在2016年度的车速数据,更发现红隧两端入口的车速只有约每小时3公里,比成人步速更慢,可谓“行路快过搭车”。

红隧东隧不同程度的挤塞慢驶,车龙倒灌维港两岸交通,非过海路段的市民亦被波及。根据Google路况地图,与红隧九龙入口康庄道连接的3条道路,不论是何文田公主道、油麻地加士居道天桥及土瓜湾漆咸道北均在早上出现车龙,其中公主道部分路段平均车速只有每小时6.1公里,车龙亦阻塞红磡、土瓜湾对外连接路,连锁反应不容小觑。

东隧的专营权将于八月七日届满,由政府接手。(资料图片)

港岛交通同样深受红隧车龙影响,重灾区告士打道东行,车龙排至湾仔新鸿基中心开外,该处早上繁忙时段车速为每小时13.2公里。告士打道为连接港岛东西之间主要干道,市民如由中环前往北角、柴湾等地,均受红隧车龙波及。坚拿道天桥及维园道向隧道口方向,亦是塞车黑点。

东隧近年情况亦不遑多让,随车流量增加,早上经观塘绕道往隧道口车龙,由油丽邨排至丽港城,车速只有每小时27公里。港岛一段连接路车速,更由2010年每小时52公里下滑至去年每小时31公里,短短6年间大减四成。反观西隧连接路则一直维持畅通,车速超过每小时50公里,与其余两条隧道形成强烈对比。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