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锟逝世】妻抱怨化成骄傲 黄美芸:这座诺贝尔奖来的迟了一点
被喻为“光纤之父”的高锟享年84岁,他于1966年大胆提出用玻璃取代铜线传输讯号,后来他的研究震惊世人,更颠覆互联网世界发展。然而,高锟妻子黄美芸曾于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发表演说,坦言过去曾对高锟经常出差远行、早出晚归感到不满,更反讽高锟:“是吗?那你会因此而得诺贝尔奖的,是吗?”当年的抱怨,变成今日的骄傲,光纤互联网让资讯传输在弹指间完成。其后,黄出席其他演说时,也曾感慨说道:“说他是光纤之父很久了,这座诺贝尔奖来的迟了一点。”黄美芸曾于2010年向香港市民发公开信,指有必要尽早加强社会对老人痴呆症的认识及护理服务,并于同年成立高锟慈善基金,让各界加强正视脑退化疾病。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光纤之父”享年84岁的高锟,于1966年大胆提出用玻璃取代铜线传输讯号,惟晚年患上脑退化症渐渐忘记一切。其妻子芸高黄美芸曾于2009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以“Sand from centuries past; Send future voices fast”(“古沙递捷音”)为题代其演说。
曾不满丈夫早出晚归 见证努力步向成功
演词中提及高锟在60年代开始专注科研时曾遇到许多挫折,当时有不少专家指出寻找能有效传递光讯号材料是“不可能的任务”;然而,丈夫以坚定及具感染力的热情改变他人的想法,在寻访多家玻璃生产商后终于回应,并于1969年贝尔实验室亦加入研究光纤的行列,见证著丈夫的努力步向成功。
成功必需经过艰苦的过程。黄美芸说,当时高锟经常需要出差远行,很少回家,她坦言对此自己与子女都感到不快,但高锟却对她说,正在做一件未来会震惊世界的事情,惟只获她语带讽刺的反问:“是吗?那你会因此而得诺贝尔奖的,是吗?”
黄美芸在演说后段重复当年家中常说的笑话,“孩子们,今早你们在餐桌上见到的那个男人就是你们的父亲”,当年的抱怨变成今日的骄傲。光纤互联网让资讯传输在弹指间完成;黄出席台湾师范大学演说时也感慨说道:“说他是光纤之父很久了,这座诺贝尔奖来的迟了一点。”
黄美芸于2010年成立高锟慈善基金
黄美芸替丈夫做的,不止于演说。她近年大力推动有关脑退化症的支援活动。黄曾于2010年3月20日向香港市民发公开信,信中提及随著社会人口老化,问题将愈趋严重,实在有必要尽早加强社会对老人痴呆症的认识及护理服务,并透过中大举行的步行筹款活动,筹得逾300万元善款用以支持高锟奖学基金及认知障碍者家属网上培训课程,方便他们学习怎样照顾患病的家人。她并于同年成立高锟慈善基金、推动“老人痴呆症”正名等,让各界加强正视脑退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