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椎炎致剧痛 “木头人”爸爸搂抱孩子甚艰难

撰文: 张善彤
出版:更新:

“确诊那一刻真的松一口气,至少知道自己甚么病,至少知道有药可医。”回想16年前确诊强直性脊椎炎的情景,44岁的李国光依然历历在目,虽然延医7年,却庆幸自己这刻仍能靠双脚走动。他忆起往日病发时痛楚难耐,连抱抱儿子这简单亲子动作,也做不到,止痛药帮助亦不大,近年出现新治疗方法,病情才有望减慢恶化。

强直性脊椎炎主要侵犯脊椎关节及附近肌腱、韧带等软组织。(黄宝莹摄)

1993年,当时22岁的李国光与太太即将迎接他们首个小朋友,身体却开始响起警号,“下背部、右盘骨的位置开始出现间竭性痛楚,起初只是痛一痛,后来疼痛频率越来越密。”李国光一直以为运动时扭伤,7年来看过普通科医生、脊医、中医,针灸,前后花费6位数字金钱。其后他到威尔斯亲王医院骨科求诊,照X光发现他的部份关节已黏在一起,证实患强直性脊椎炎。李国光笑说,虽然当时情况已属严重,但至少知道自己患了甚么病。

李国光患病后颈部变得绷紧,现已不能做出向左右转动的动作。(黄宝莹摄)

从未因患病请病假 1小时走10分钟路程

患上强直性脊椎炎,最明显病征就是痛症,那是因为骨头发炎、融合的结果。每次覆诊,李国光都获处方大量止痛药,犹如婴儿枕头般大袋,“止痛药对身体的伤害很大,根本不想服用。”

止痛药没有根治问题,他的病情在3年间急速恶化,颈部愈来愈绷紧,肩、膊及颈部长期剧痛,颈部甚至不能左右转动。他忆述,某日凌晨4时收工回家时,痛楚闪现,痛得全身不能郁动,结果10分钟的路程要用上一小时才走完。病发时,他甚至不能与子女玩耍,也不能发生踫撞,或去抱他们,否则会痛得忍不住流泪。

疾病折腾了李国光,惟他因为“一家之主”之名坚持地撑住了,患病以来甚至没有请过一天病假。任职销售员的他,感谢太太一直相伴,参与各种交流会、讲座、旅行等,双方对加深认识病症,减少了忧虑。

即使患上强直性脊椎炎,李国光仍保持乐观心态,经常勉励病友。(黄宝莹摄)

2005年,李国光开始接受生物制剂注射疗法,大大改善生活质素,现在只间中出现痛楚。他坦言,如果及早确诊和病发初期使用生物制剂,或可及早稳定病情。现时李国光的颈部不能大幅度移动,但仍坚持与家人去游水,顺道锻炼一下自己的肌肉。

全港约7万患者 混淆病情致延医

强直性脊椎炎是一种与免疫系统有关的风湿病,主要影响背部中间至下半部的关节,以及盘骨附近的骶髂关节。患者骶髂关节会出现发炎征状,脊椎之间的椎间盘有骨质增生,令骨骼融合,活动能力因而受限制,病情严重或会影响完全丧失活动能力,出现虹膜炎、肺纤维化等并发症。

医学界至今尚未找出强直性脊椎炎的病症成因,估计是有抗体攻击自身免疫系统有关。全港约有7万人口患此症,发病高峰期介乎25至35岁。风湿病科专科医生郭文亮指出,近年强直性脊椎炎有年轻化趋势,不排除与市民认知增加、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

风湿病科专科医生郭文亮指,带HLA-B27基因加上家族病史,患病风险会较一般人高2至5倍。(黄宝莹摄)

早有研究发现强直性脊椎炎与“HLA-B27”的抗原有关,超过98%患者带此基因。他补充,如带有HLA-B27基因,且有家族病史,患病风险会较一般人高2至5倍。强直性脊椎炎的病征不明显,痛症问题与一般运动造成的扭伤混淆。“运动造成的扭伤属机械性,即使服止痛药都会持续疼痛。若是强直性脊椎炎,服止痛药后,翌日可以纾缓9成的痛楚。”

治疗强直性脊椎炎,一般包括非类固醇止痛药及生物制剂。至于非药物治疗,多做水上运动和物理治疗,以及作息定时,能刺激脑部释出安多酚,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放松筋腱。他建议市民,若出现以下病征,尽快求医:

服食止痛药快速消去痛楚持续不知明痛超过3个月半夜睡梦中痛醒晨僵容易感到疲倦消瘦肌肉崩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