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指数惊现新低 社联批政策交白卷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发表最新的“社会发展指数”研究,当中反映本港房屋问题的房屋指数,连续第三度录得负数,创下负238新低,社联指主因是公屋轮候人数持续攀升和住屋开支占住户支出大幅上升所致,批评批评现届政府在解决房屋问题上“交白卷”。
社联每隔两年进行一次社会发展指数研究,日前发表第九份报告,分析2012年至2014年香港社会发展,涵盖14个范畴包括经济、环境、政治参与、家庭团结和教育等。
结果显示,2014年整体社会发展指数为205,较2012年指数196上升4.6%,比2004年高出22%。其中11个范畴的指数均上升,但房屋、环境和卫生健康指数倒退。
当中房屋指数更连续3次录得负数,最新为负238,较2012年负106及2010年负5,有如出现堕崖式下跌,是自2000年公布研究报告结果以来最低。
社联总主任(社会发展)黄子玮解释,房屋指数大倒退主因,是近年轮候公屋人数不断上升,2014年已直逼25万,较2012年多出3成。另一原因是住屋开支占住户总开支比例飙升至32.8%,显示市民对房屋需求大,租金不断上升对市民构成生活压力。
房委会资料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公屋轮候人数达28.5万人,一般申请者平均轮候时间为3.9年。
卫生健康及环境指数一齐报跌
另外,卫生健康指数只有111,较2012年下跌16%,社联解释是由于成人自杀率上升,平均每10万名有16.29名20岁或以上的人士自杀。根据香港撤玛利亚防止自杀会热线2014年的服务数据,最困扰港人是工作及精神问题。最新环境指数为77,较上次滑落五成。
研究同时分析五个社群的发展,包括妇女、低收入人士、儿童、青年及长者。当中低收入人士的指数由12年负10跌至14年的负19,黄子玮解释是受实质工资指下降及露宿者人数增加所影响。
社联促政府重设租务管制,建议政府可改装空置物业,提供临时过渡性住房,以及利用市区重建项目,增加资助房屋供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