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山竹・澳门采访手记】应变人祸有进步 改善水浸仍无期
连续两年有超强台风吹袭香港和澳门,去年澳门经历十人死亡的天鸽风灾,是天灾更是人祸,今年无论政府和市民都严阵以待。记者去年和今年都到澳门采访台风,虽然内港等低洼地区都被淹浸成一片泽国,但最大的分别是灾后的应变,民怨明显比去年少,不过去年因应天鸽提出改善水浸的短中长期措施,一年过去,就连短期措施都未招标。
去年香港经历天鸽后很快恢复秩序,而澳门却束手无措,两三日后街道的垃圾、杂物仍未清理,要出动解放军救灾;一年后,澳门破天荒停赌,更宣布翌日停工停课,反之香港上演“灾难式返工”。有澳门市民对记者说,今次轮到香港应变极差,“香港政府仲衰过澳门,港铁瘫痪亦不停工,港人当灾。”
天鸽风灾后澳门满目疮痍 垃圾堆积三日无人理
2017年8月23日,香港和澳门十号风球,当日在新闻部处理台风报道,看到澳门情况愈来愈严重,除了安排特约记者采访,还准备在八号风球“落波”后,马上乘船到濠江。可惜澳门外港码头重创要停航,随即改计划,一队同事马上从深圳搭的士去珠海,另一队准备待通航后马上到澳门。
去年我在风灾翌日清晨抵达澳门,看到澳门市区的境况,用“满目疮痍”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全澳大范围停水停电,垃圾堆积两三日仍无人清理,澳门当局消息发布混乱,无通报失踪人数,令谣言满天飞,香港记者被拒入境,澳门记者同行说好在有香港记者在。印象最深的一幕,是8月25日解放军进城协助清理十月初五街,堆积三日的淤泥、垃圾引起恶臭,行政法务司司长在解放军出现后才落区“慰问”,换来的是商户和居民怒气冲天。
今年香港和澳门都严阵以待威力更强的超强台风山竹,香港传媒因应去年经验,在风暴来临前已经到达澳门采访应变措施。问街上的途人,都指澳门政府比一年前大为紧张,当局更在“风平浪静”的风暴前夜在全澳响警报,开始疏散低洼地区居民,更来回劝谕选择死守的居民。
澳门早劝谕居民撤离 仍有人死守要消防救援
9月16日,山竹吹袭香港和澳门,澳门在早上9点挂九号风球,11点挂十号风球,改挂风球前亦早早预报,而去年天鸽吹袭期间,香港发出十号飓风讯号前十分钟,澳门才刚转挂八号风球。
中午12点,澳门内港海水开始倒灌,一片汪洋的场景再现,但可幸这次并无遇上天文大潮,水位不及天鸽。记者在预计水深超过2.5米的黑色风暴潮警告生效时,看到最高水位约及蛙人颈部。去年有店主被洪水冲入地库而溺弊的十月初五街,只有少数人留守,最后亦在消防出动橡皮艇、水上电单车下,救离水浸区,与去年采访时居民抱怨洪水时“报警无人理”的情况大相径庭。
短期加高挡水闸未招标 中长期措施落实无踪影
灾后最考验政府和市民的应变能力,内港、下环等地区停电,但澳门当局随即表示是主动拉闸,以免变电箱短路,到当晚和翌日早上,记者再去停电区域,部分地方已经恢复供电。
山竹来袭翌日早上,十月初五街的街道垃圾基本已经清理好,虽然商户依然损失惨重,但可幸无人命伤亡,居民毋须再面对无出现垃圾、淤泥日晒两日无人清理的人祸,亦可幸毋须把“满目疮痍”四个字写在报道中。
记者最不愿见到的灾情并无出现,但在澳门低洼地区的居民,每过一两年就要经历水浸,他们的痛苦其实没有减退。水浸问题一直困扰澳门居民,澳门政府2011年成立跨部门小组,研究解决内港水浸的方法,但到2015年才装不足半米高的挡水闸,天鸽和山竹来袭时,一点作用都没有。天鸽风灾后,当局决定加高挡水闸至1.5米,作为短期临时措施,但一年过去,仍未招标;长远计划是澳门与广东省合作,在外面湾仔水道口建设挡潮闸,今年4月呈报至中央政府,但之后未有进一步消息;内港北建造雨水泵房等计划,最快都要今年第四季动工,至2021年建成,到时才可以应付大雨同天文大潮。
一年前港人看澳门受灾 一年后澳门人看香港灾难式返工
民怨比一年前大减,另一个原因,是澳门当局破天荒停赌,让赌场工作的市民在三号风球下便能回家应变山竹,更预计风后翌日需时清理,澳门公务员带头停工,全澳亦停课。
相反在香港,单看灾情已经比澳门严重,杏花邨、鲤鱼门、大澳、红磡、葵涌、上水、大角咀……新闻点在多处出现,全港多处塌树,港铁、巴士公司早已预告无法全面恢复服务,但翌日,港府无宣布停工,亦无带头停工,“灾难式返工”一幕,或许是人祸。
一年前,港人看澳门的人祸,庆幸自己安然度过;一年后,澳门市民对我说,看到香港的新闻,觉得香港政府“仲衰过”澳门,“这次是港人当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