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指屋邨游乐场设施不足 维修无期潜隐患

撰文: 谭贵鸿
出版:更新:

公屋游乐场载著不少人的童年片段,但有调查发现,昔日陪伴小朋友长大的秋千、摇摇板及氹氹转正逐渐消失,不少游乐场亦日久失修,无人跟进,影响安全。即使学童想忙里偷闲,也欠一个完善场地嬉戏。

美林邨的游乐设施移除后,一直未有重置。(民建联提供图片)

游乐场设施少 难满足儿童需求

民建联妇女事务委员会早前在全港抽样调查18个康文署或房屋署辖下游乐场,发现不少游乐场的设施寥寥可数,18个场地中,仅3个游乐场有摇摇板、4个有氹氹转,至于装置秋千的亦仅7个,难以满足儿童需求。调查又发现,很多游乐场设施因日久失修而引起安全问题,最常见的是安全地席硬化、突起或出现空隙,容易绊倒小朋友。

葛珮帆(中)担心秋千及摇摇板等旧式游乐场设施会完全消失。(谭贵鸿摄)
美林邨游乐场的地席已硬化多年,但迟迟未有人更换。(民建联提供图片)

屋邨维修费不足 难兼顾游乐场

以沙田美林邨为例,当区区议员董健莉指,美槐楼安全地席硬化多年,申请3年亦未能排期更换;美桃楼滑梯因损坏而围封4个月,至今房屋署仍未定下何时更换;更有游乐设施被移除后,一直未有重置,只余一幅空地。她指过去与房署人员讨论维修时,对方指负责出钱维修的屋邨管理咨询委员会无法支付费用,又指邨管咨委会每年获批维修经费仅10多万元,相当于重铺一幅200呎乘200呎的安全地席,但邨管咨委会同时要处理内其他小型维修项目,无力兼顾。

民建联妇女事务委员会建议,房署应承担公共屋邨游乐场的维修费,而康文署如发现辖下游乐场设施损坏,亦应立即跟进。委员会又指,秋千及摇摇板等设施愈来愈少,政府应保留,同时列明安全标准,引入更多适合不同年龄小朋友、具挑战性的游乐场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