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尸命案】警方多次堆填区寻尸 数以吨计垃圾中搜索

撰文: 曾雁翔
出版:更新:

长沙湾道发生的无尸命案,警方怀疑尸体运至屯门稔湾堆填区,或会安排警员搜索。而警方亦非首次到堆积区挖掘搜索,较为轰动的包括2013年,出世仅半年死亡的女婴俞凯晴,遭母亲弃尸,曾出动过百警力在堆填区搜索,但无功而还;2009年警员一连5日在堆填区挖掘,被殓房工人误当垃圾丢弃的男婴尸,翻过8吨医疗垃圾后无发现。

警方不排除死者尸体已被运送至屯门稔湾堆填区弃置。(陈惠娴摄)

2013年,6个月大女婴俞凯晴死亡,被母亲当成垃圾丢弃。事隔多日后,母报警讹称B女失踪,又在网上呼吁市民协助寻B,案件揭发后轰动全城。

由于女婴在新蒲岗被丢弃,所以警员推断送往将军澳堆填区,于是派出过百警员搜索,但最终无发现。

将军澳堆填区。(资料图片)

2008年底,东区医院殓房一具早产死亡的婴儿尸体失踪。事件曝光后,翌年的1月12日警方根据线索,派出24名警员身穿保护衣,一连5日在将军澳堆填区搜索,共翻过8吨医疗废物寻找婴尸,惜无功而还。

警员怀疑有人刻意隐瞒事实,再次向殓房人员调查,始揭发有人“讲大话”误导警员,涉事者最终被判囚3个月。

遗体长埋堆填区

另外,2005年2月,顺利邨16岁少女,惨被父亲斩头杀死弃尸,重案组与机动部队50人带警犬大规模在打鼓岭堆填区搜索6小时,翻过19吨垃圾也无法寻回尸体。

2004年3月,屯门一名17岁未婚少女,在家诞下一女后,由给母亲弃置,当时大批警员在屯门稔湾堆填区搜索无果。

成功案例少

多年来,只有两次成功在堆填区寻回尸体。包括2010年8月,大埔大元邨一名清洁工误堕垃圾槽,但无人发现,被当成垃圾送走。事主失踪一日后由工友报警,警方循垃圾运送路径,先到沙田转运站,再打鼓岭堆填区搜索,最于寻回尸体。

另一宗则在2003年1月,香港大学医学院点算肢体数目出错,误将人体标本弃置,送往将军澳堆填区后,工人惊见三具无头人尸,惹凶杀案疑云,警员搜寻100公吨垃圾后终起回其他残肢。

重案组探员在堆填区内向该处职员了解,以锁定尸体可能被埋莽的位置。(警方公共关系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