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运一代 悼念六四 完了完不了
六四事件27周年,平反未见,烛光未灭,见证过中共屠城的老一辈未敢忘记,但经历过警察催泪清场的新生代却提出要停止悼念。
血仍未干,又怎能忘怀?烈士含冤,又何以安息?
经历过雨伞运动的政坛新一代,杨雪盈、张秀贤、周永康,认为六四或是雨伞运动,对当下的世代都是一场启蒙,毋忘六四,更加有不同的方式,惟一日未平反,悼念六四也不应该完结。
如果有日香港不再容许悼念六四,将是恐怖的事,但更恐怖的,是连我们自己都不容许悼念六四的存在。
“不让其他人去悼念六四,肯定是说不过去的。”被视为“伞兵”的湾仔大坑区议员杨雪盈说,学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已是一种进步,但应该先深刻理解悼念的意义,“你可以不参与悼念,但不应该指摘其他人的悼念行为不正确”。杨雪盈认为,六四事件虽已过去多年,惟真相未明、中共未道歉、学生诉求亦未得到正视,而集体悼念六四事件,则可凝聚同路人,强化平反六四的信念。
杨雪盈:经历雨伞运动 见证信念聚集的力量
杨雪盈强调,“参加过雨伞运动的人都会明白,将信念聚集在一起的力量有多大,大家方可继续坚持下去”,倘若香港有日不再容许市民悼念六四,将会是恐怖的事,“但更恐怖的,是连我们自己都不容许悼念六四的存在”。不过,杨雪盈亦认为,悼念六四不一定要聚集在维园参加烛光晚会。毕业于中大艺术系的她,自言从小受六四事件启发人文关怀,并转化成艺术创作,曾在六四纪念日时于活化厅展出与六四相关的艺术品。
至于今年的六四晚会到底会如何悼念,杨表示目前仍未有确实打算,作为大坑区议员,“要适应‘区议员’的新身分,希望可以借此作一些贡献,(维园)有需要的话,可能会去帮手”,她又强调,“其实自己怎么做都不重要,重点是大家要珍惜现存还可以悼念的自由空间”。
张秀贤:六四是政治启蒙
有人选择到维园悼念,亦有人打算参与参与11间院校联合在中文大学举办的六四论坛,曾任中大学生会会长及“学民思潮”发言人,中大学生会代表会副主席张秀贤此前就表明,今年未必会出席维园烛光晚会。难道他也认为悼念六四应该要有个完结?“悼念六四不应该完结,相信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有完结的一天!”张秀贤说,六四事件是上一代香港人的政治启蒙,悼念六四对社会运动的承传尤为重要。
悼念六四不应该完结,相信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有完结的一天!
4年前加入学民思潮并参与反国教集会的张秀贤,坦言六四事件是自己的政治启蒙,过去5年亦从未缺席过支联会举办的六四晚会。他认为,香港当下的情况已经非常差劣,经历过反国教事件和雨伞运动,新一代已经不需要再靠六四事件去启蒙社运意识。不过他强调,不受六四启蒙并不代表不需要悼念六四,即使只从人道立场出发,也有必要继续悼念下去,但单纯的悼念仪式亦没多大意义,应该辅以相应的反思才能真正纪念六四。
为何今年打算缺席烛光晚会?“因为我不满意支联会。”张秀贤直言,支联会内部存在不少问题,“你一方面说要‘薪火相传’,一方面又不去改革反思,叫我们怎么‘接好民主棒’?”将于六四当天出席联校六四论坛的他又表示,“论坛以‘六四’的名义举办,就应该要有悼念仪式”,希望主办方会设立悼念环节。
你一方面说要‘薪火相传’,一方面又不去改革反思,叫我们怎么‘接好民主棒’?
港大学生会会长孙晓岚日前提出“悼念六四是不是要有一个完结”后,港大学生会评议会翌日即改口,表示孙晓岚指的是“爱国情怀应该画上句号”,及后孙再于Facebook发帖,认同当年六四学子为民主自由的付出。对此改变和调整,张秀贤认为,本土思潮仍处于雏形,相信学生日后会不断调整论述和方针,冀大众踊跃发表意见,令他们越趋成熟。
周永康:本土思潮会不断修正路线
同样年纪轻轻就走上社运最前前,香港专上学生联会前秘书长周永康亦认为,老一辈和新生代对六四议题的争议,部份源于年轻人受本土思潮启蒙影响,但本土思潮尚未定形,仍有待慢慢孵化,相信新一代也会不断修正路线。周永康又指,今年打著本土旗号的学界组织,都会藉著六四去表述香港应该与大陆切割的必要性,但其实无论在手法或立场上如何争持,其实仍然无法避免六四,故应藉著悼念六四,去丰富香港的本土性。
如果这些精神与价值都是我们认为当应继承的(又假如某些朋友所言,这些精神价值都是今天大陆所缺乏的),我们又何须撇弃悼念,而非反过来藉悼念,去丰富香港的本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