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鸟共融】燕子飞入寻常百姓家 每年春夏返港繁殖 鸟巢遍社区
歌手蓝奕邦上月在住户窗外发现喜鹊雀巢,但楼下住户以或会传染禽流感为由,要求清拆雀巢,事件带出“人鸟共融”议题。踏入初夏,无论走过深水埗、西贡旧区骑楼底,抑或漫步新界围村、长洲、坪洲,擡头或会瞥见燕子飞快在头上掠过,折返燕巢。燕子筑巢屋簷下,低飞衔虫喂儿,与人的距离是这么近(那么远),但城市人欢迎牠们吗?《香港01》追寻燕子飞行轨迹,找到了餐厅、古玩店及民居外的“人鸟共融”例子。雏燕虽可爱,但人们切记“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更不要破坏任何鸟巢。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每年春天,家燕分批从东南亚飞到香港等较北地繁殖,直至七月南下过冬。为了追踪家燕的落脚地,记者早前坐上开往长洲的船只,甫踏上这个小岛,树木、飞鸟到处可见,再走入大新街,两排楼宇之间有多只燕子徘徊。
忽然,一只燕子从行人身边掠过,停在新金花餐厅招牌上的燕巢,把口中衔著的虫子喂予四只雏燕。燕子停留的一刹,深深的“铰剪尾(叉尾)”清晰可见,牠是“家燕妈妈”。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巢中四只雏燕挤在一起,不时伸长脖子,左右探望,又张开小黄口“吱吱”叫,犹如嚷著“我饿了!妈妈,有东西吃吗?”
“嘴爪虽欲弊,心力不知疲;须臾千来往,犹恐巢中饥。”
好灰!灰暗的天色仿佛诉说著燕子妈妈辛勤喂食的心声;未几,天下起雨来,燕子飞到附近的栏杆歇一歇,但雏燕依然“吱吱”叫著。雨势减少,燕子又飞回巢中喂食。
珍藏雏燕照
燕子有燕子喂食,燕巢下的餐厅,人们有人们医肚,互不骚扰。问及门外的燕巢,餐厅东主罗太侃侃说:“今年早咗过来,四月就来咗,生咗四只。”原来,招牌上的燕巢筑于两年前,那时一巢生四儿,雏燕的照片就贴在店内雪柜上,好比家庭成员的珍贵相片。
虽然同在长洲,有餐厅却因燕子粪便弄污地方,曾出手破坏燕巢。罗太指,会勤于清洁,但就一定不会破坏燕巢,即使因此会得罪食客也无所谓,“由得佢,钟意来坐就入来,你觉得污糟就唔好来啰”,强调燕子也有生存权利。
罗太又说:“好多人来睇同影相。”语音一落,自称是城市人的陈小姐停下脚步,嚷著“好得意呀”,并举起手机,拍下燕子喂食的一幕。她表示,生活在都市,甚少接触燕子,今次游走长洲发现燕巢,大叫“好新奇,生物好可爱”。
离开长洲,回到石屎森林,深水埗北河街一带旧楼也找到家燕踪影。牠们穿梭唐楼之间,一时停在电线杆上,一时飞回巢中;亦有燕子在巢上守候雏燕破蛋而出。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羽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无视雀粟捉虫喂雏燕
在一间旧物回收店前,骑楼簷下筑有一个燕巢。东主梁小姐表明,好欢迎燕子筑巢,“燕子系好咖嘛,佢系生物来咖嘛,佢系度,你要帮下佢”。所以她曾在帐篷上散一些雀粟,但燕子不食,忙于来回捉虫喂食,直至雏燕羽翼丰满,拍翼高飞。
元朗一屋九巢
离开九龙,走入新界乡郊。元朗横台山亦有十多个燕巢,其中九个就在村口一间村屋的簷下。村民直言,这间屋就是“人鸟共融”的最佳例子。隔壁的餐厅亦有一个燕巢,巢下食客悠然享受美食,人燕和平共处。
预告
燕巢由燕子以口啣回的湿泥、混合幼草而筑成,家燕最快一星期便可构建安乐窝。然而,当燕巢被破坏,动物义工或会把未识飞的雏燕放入人造燕巢,待其羽翼丰满后飞走。到底人造燕巢是否奏效?下周六(6月4日)的人鸟共融系列第二集将会探讨。(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