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市扮工?】申诉署揭摊档佯装营业、自行分租、甚至改成办公室
扮工原来不打工仔专利!公众街市摊档违规问题屡见不鲜,申诉专员公署今公布其中一个有关食环署对街市摊档规管的主动调查报告,揭示租户出奇招在摊档内摆满杂物、挂上布幔或半拉闸等佯装营业,更有档户涉嫌分租摊档牟利。
过去3年半,申诉专员公署接获有关食环署管理街市投诉有65宗;申诉专员刘燕卿表示,食环署需主动打击及持续跟进街市摊档违规,并建议研究引入摊档每日最低营业时数,形容现时规管的情况是极不理想。
食环署多年来就街市档摊的管理,一直未能有效执法及处理,承租人占用公共通道、自行改变摊档用途、营业时间不足,以及分租摊档等问题。
申诉专员公署今日(30日)公布一项主动调查,就食环署规管街市的不足,指出相关问题及作出相应建议。食环署大致接纳公署的建议。
有街市4成摊档长期休业 食环署3年仅终止26个摊档租约
公署表示,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食环署按“警告信机制”,终止了26个违反“营业条款”的摊档租约。
摊档长期作贮存货仓 有街市逾四成摊档休业7日或以上
其中一个营业时间不足的投诉个案,市民2016年向公署投诉某外判街市,某楼层有多个摊档长期不营业,涉嫌将摊档用作贮存货仓。
公署翻查承办商人员每日填写的营业纪录表,2016年5月及11月,该街市摊档总数分别为225及228档,而该楼层休业七天或以上的摊档有88档及103档,占整体39%和45%,但食环署没有向该档户采取行动。
公署巡查 见摊档拉布幔及闸门、堆满杂物或货箱“扮营业”
及至公署展开调查,食环署才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向违反“营业条款”的档户发出12个口头警告及12封警告信,其中有一个承租人交回摊档。
公署今年四月繁忙时段再到涉事街市的楼层,发现大部份摊档仍没有营业,其摊档门外呈现拉上布幔及闸门、堆满杂物或货箱、有陈列货品但无人看管等情况。
档户解释:围布幔防竞争对手仿效
摊档档户曾向食环署表示,于街市内承租多个摊档,但未有登记助手,无法同时经营,故部分摊档关上,免遭人盗窃;亦有档户回复指,在摊档上围上布幔,是防止竞争对手仿效其出售货品及作出竞价。
疑两兄弟操控7个摊档 惟食环指证据不足
食环署在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终止3个违反“分租条款”的摊档租约。其中一个怀疑分租的个案,有市民向公署投诉某外判街市,有摊档涉嫌违规。公署调查发现,该街市有7个摊档使用相同招牌X公司,分别由6名人士承租。
其中承租人1同时为另外4个摊档的登记助手,承租人3为另1个摊档的登记助手。翻查资料,两人属亲兄弟,故他们是X公司中重要人物。食环署回复公署表示,经调查并征询律政司意见后,未有足够证据显示有X公司分租情况。
公署称,现时承租人1已停止担任另外4个档摊的登记助手,除了承租人2和3仍展示X公司的招牌,其余摊档已更改招牌名称。
摊档变办公室 前线人员每日巡查 不可能不察觉
此外,申诉署亦发现,档户将应用作售卖食物的摊档改装成办公室、冷藏库或工场,认为食环处前线人员每日巡查摊档,对于如 此显而易见的违规情况不可能毫不察觉。
申诉专员批食环署规管街市极不理想
刘燕卿表示,虽报告提及个案为食环署管理的外判街市,惟她批评外判工作并非连带非外判责任,食环署对部分营业日数低于规定的摊档,不可能不知情,一直未有采取执管行动,情况是极不理想。
她又敦促食环署,加强对前线人员监察,主动打击及持续跟进街市摊档违规,继续研究引入摊档每日最低营业时数,探究摊档为何长期休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