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7月诱蚊产卵器指数 15区达警戒水平 油塘、禾𪨶最高
本港一周内确诊16宗本地感染登革热个案,社会关注各区蚊患情况。食物环境卫生署今日(21日)公布7月白纹伊蚊诱蚊产卵器指数,全港指数由6月的11.3%上升至7月的15.7%,反映白纹伊蚊在社区滋生的情况普遍。
监察点当中以油塘为最高,录得45.1%;紧随其后是禾𪨶,录42.6%。怀疑是感染源头之一的长洲,7月份指数为11.8%,较6月份的2.8%急增;另一源头,狮子山公园毗邻的黄大仙中区,则录得21.8%。
当局在今年7月新增了5个监察点,全部5个监察点的指数均超出警戒线水平。
食环署公布最新的白纹伊蚊诱蚊产卵器指数,7月全港的平均指数为15.7%,较6月的11.3%有明显升幅,食环署指,结果显示白纹伊蚊在社区滋生的情况略为普遍。
57个监察点 有15个达警戒水平 长洲指数急增9个百分点
57个监察点当中,有15个地区的指数录得20%或以上,超越警戒线水平。其中指数最高的是油塘,录得45.1%;排在第二位的是禾𪨶,录得42.6%,至于将军澳北的指数则达33.3%,排第三。
目前本港有16宗本地登革热确诊个案,由于当中多人到过狮子山公园,公园早前已被当局关闭以进行灭蚊,而公园旁边的黄大仙中区监测点,7月份诱蚊产卵器指数则录得21.8%,较该区6月份的指数23.4%录得轻微跌幅。至于已有两名居民确诊的长洲,7月份指数为11.8%,虽未逾警戒水平,但较6月份的2.8%比较有大幅上升的趋势。
当局上月新增的5个监察点 全部区指数均超出警戒水平
为加强对登革热病媒的监察,食环署上月开始把监察地区由52个增至57个,而监察密度亦由每月一周增加至每月两周。
新增的五个监察点包括油塘、禾𪨶、荃湾西、屯门西、中环及金钟,诱蚊产卵器指数分别为45.1%、42.6%、29.8%、28.7%以及24.5%,全部五区均超出当局订出的20%警戒水平。
至于各主要口岸的每月白纹伊蚊诱蚊产卵器指数,亦由六月份的2.4%微升至七月份的2.7%。
食环署发言人指,已按照诱蚊产卵器指数快速通报系统,个别通知区内自愿参与通报系统的机构,请他们在公用地方张贴警示通告,提醒住户和员工立即采取防治蚊患措施。发言人又提醒,白纹伊蚊可传播登革热及寨卡病毒,市民必须提高警觉,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蚊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