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世卫指马骝为病毒宿主 学者:未能证明可传毒

撰文: 陈倩婷
出版:更新:

登革热在港爆发,多数患者曾到过黄大仙狮子山公园,疑为播毒源头,康文署今晚(17日)起即封闭园一个月。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猴子在部分地区被证实是登革热病毒的宿主,而狮子山猴踪处处,曾更有马骝到附近翠竹花园揾食,外界关注山上的猴群会否成为病毒传播“帮凶”。香港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临床教授孔繁毅指虽有此可能性,但目前未有科研证据证实蚊叮咬带病毒猴子后会将病毒传给人类;他又推断今次本地爆发个案当中,猴子并非源头。

康文署人员今晚关闭狮子山公园,为期一个月。(罗君豪摄)

本港爆发本地登革热,累计至今有11人受感染,由于当中有9名患者曾到访狮子山公园,部分人在公园曾被蚊叮咬,卫生防护中心晚上公布即时关闭疑似源头的狮子山公园,为期一个月,呼吁市民切勿再前往该处。

孔繁毅表示,猴子可成传播途径之一仍是推论,暂未能证实。(资料图片)

病毒可在猴子身上存活一段长时间​

据世界卫生组织网页显示,猴子在西非及东南亚地区是登革热病毒的宿主。病毒宿主是否等同有传播能力?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临床教授孔繁毅解释,登革热病毒的确可在猴子身上存活一段长时间,但关键在于病毒在猴子身上能否存活至有繁殖能力,他指目前未有相关研究。

对于今次爆发的本地登革热个案当中,有多人均到过狮子山公园,孔繁毅相信,这些人都是直接被蚊子叮咬而染病。他解释,若四处走的猴子可以传播病毒,本地登革热的爆发规模不会如此小型。他又推断猴子被带病毒的蚊媒叮咬后,会出现类似人类发病的征状,惟他强调至今未发现猴子带病情况。

学者指猴子虽然是登革热病毒的宿主,但未无研究证明猴子是传播途径之一。(资料图片)

实验“唔容易做” 需生擒带病毒猴子入实验室

若要证明猴子在传播途径起作用,孔繁毅形容实验并不容易,他解释需要先“生擒”带有登革热病毒的猴子,让蚊媒叮咬这只猴子,再让蚊媒叮咬人类,才可印证推论。孔强调,目前未有相关研究或实验可证明这个传播途径,现阶段只属推断,相信登革热病毒经猴子传至人类的机会较低。

而本港卫生防护中心总监黄加庆亦今晚表示,暂未有资料显示,香港有动物是传播登革热的途径。

黄加庆(右)指无资料显示本港有动物可传播登革热。(林若勤摄)

马骝曾入翠竹花园揾食

根据渔护署资料,金山、狮子山、城门郊野公园及大埔滘自然护理区都有野生马骝捿息。香港的猴子品种有猕猴(Macaca mulatta)、长尾猕猴(M. fascicularis) 及牠们的杂交种。现存的猴群是于1910年代,在九龙山一带(即金山及狮子山郊野公园)再次被引入的个体的后代。据说引入的猕猴是用作控制一种本地有毒的植物“马钱”,有人忧虑马钱的果实跌入水塘污染食水,但马钱对猕猴无害,更是牠们喜爱的食物。在1950年代,有人把数只长尾猕猴放生到同一地方,牠们与猕猴集栖及交配繁殖。然而,这些野生猴子适应了九龙山的环境,该处更成为了本地著名的“马骝山”。

由于欠缺天敌,马骝数目与日俱增,都市发展缩窄民居与牠们的距离,不时有马骝入侵民居揾食,年前有狮子山公园旁翠竹花园住户,目睹马骝进入屋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