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三患者病毒基因序列相同 何栢良:不代表同地感染

撰文: 王洁恩
出版:更新:

卫生防护中心早前首次于一日内确诊四宗本地登革热个案,引起爆发登革热警号,当中更有三名的病毒基因序列相同。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指出, 相关情况虽然可证明有两个感染源头,但不代表三人在同一地点受感染。立法会议员柯创盛又指,政府各部门的灭蚊步伐不一致,令香港的灭蚊成效有限。他又指,白纹伊蚊诱蚊产卵器已是70年代的产物,令人质疑数据的准确性。

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资料图片)

倡以“军事方式”解决登革热

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重申,登革热并非风土病,否则会有数以千计串者。他又指,东南亚地区流行登革热,且温度越高,蚊的繁殖速度更快,故过去不少港人从外地感染登革热。他表示,当市民回港后,或会令病毒在蚊繁殖,当蚊再叮咬其他人,成为第二代传播。

对于在四名病人中,有三名的病毒基因序列相同,何称可证明有两个感染源头,但不代表三人在同一地点受感染,有机会是第二代传染。

他又指,一旦蚊子感染登革热后,病毒可以垂直传染予下一代,故认为必须以“军事方式”解决登革热,“即一定要快,在重要地方要做得彻底!”

立法会议员柯创盛。(资料图片)

质疑产卵器数据准确性

柯创盛指出,由于政府各部门的灭蚊步伐不一致,令香港的灭蚊成效有限。他解释,以晒草湾为例,虽然球场为康文署管辖范围,但附近斜坡却归由环保署管理,加上各部门的灭蚊方式不一,令成效成疑。同时,政府部门难以进入私人地方,令政府难以在相关地方灭蚊。

政府现时会透过白纹伊蚊诱蚊产卵器观察指数,了解白纹伊蚊的滋生情况。他指出,产卵器已是70年代的产物,令人质疑数据的准确性。何栢良又指,相关更新速度有限,现时最新数字仍停留在6月份,令市民不能掌握最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