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行人专用区】陀地进驻尖沙咀收保护费 原表演者:前所未见
上周旺角行人专用区被“杀街”后,部分当区表演者,将舞台转移至尖沙咀天星码头外,昨日﹙4日﹚已有警方及码头管理人员在场戒备,手持分贝机量度音量,只要超标,就会即时警告。今日﹙5日﹚在码头外,仍有不少从旺角来的「大妈」唱歌跳舞,而警方亦有到场警告。不过,码头秩序未见特别改善,更有一直在码头的街头表演者声称,有一名坐轮椅的妇人「收陀地」,要求给予200元保护费,否则会骚扰表演。油尖旺区议员余德宝晚上表示,近日已经收到逾10宗关于码头躁音及阻街的投诉,情况令人担心,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召开紧急会议,处理上述问题。
收打赏反问记者为何不可
记者今日大约下午2时,到天星码头观察,当时已有零星表演者在场。大约晚上7时30分,有警方到场,指其中一档「大妈」表演者的声浪,超出90分贝的限制,并发出口头警告,之后离开。
该档的其中一名表演者琪琪向传媒表示,表演必然有声浪,强调音量已经非常细,「我嚟唱歌啫,都无犯法!」琪琪手上又持有歌迷给予的打赏,对此她表示:「歌迷觉得我辛苦,送畀我唔得咩?」
至大约8时40分,再有警员到场警告,同样未采取其他行动就离去,而众人亦继续载歌载舞。
区议员指已收逾10宗投诉
码头除了继续有「大妈」表演扰民,更衍生其他非法问题。打扮成电影人物「死侍」的俄罗斯人Viktor,以及全身涂上金色的外国表演者向记者表示,今日有一名坐轮椅的妇人,向他们收「陀地」,每人要支付200元,否则将会妨碍他们演出。两人直言,过往在码头从未发生过同类事情,已就事件向警方求助,之后亦会继续表演。
余德宝表示,近日不少旺角街头表演者,转移阵地至尖沙咀天星码头外的公共空间表演,衍生噪音、阻街等问题,最近已收到超过10宗投诉。他续称,「杀街」并无根绝问题,反而令问题祸及其他区。余德宝要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处理码头外的噪音、阻街问题,并邀请地政总署、运输署、警务署、康文署等政府部门,商讨如何解决问题。
旺角表演者拒轮流演出
林先生于2013年,开始在尖沙咀作水晶球表演。他表示,有来自旺角的表演者不愿跟从尖沙咀的文化,拒绝协商轮流表演,坚持旺角的先到先得「霸位」。他续指,码头外的空间非常有限,过往一般只会同时有一至两档表演者,但昨晚就一度同时出现六档,造成庞大嘈音,令人无法享受表演。
他又指,虽然今晚只有两档表演者,音量较昨晚细,但仍然颇为滋扰,即使警方到场警告,但「大妈」们不久后又会故态复萌,促请政府尽快以发牌制,加以监管。
Kande Mansaly从塞内加尔来港17年,大约一年前在尖沙咀天星码头外表演打鼓。他表示,码头外的空地面积细小,表演者向来都是互相迁就,轮流表演,但旺角表演者却不接受这套文化,今午更一度与一名大妈争论,最后成功争取到表演时间。
与Kande争论的「大妈」玲姐表示,旺角一向是以先到先得霸位,认为不可能表演20分钟后,就将场地让给其他表演者,因为有歌迷到场支持自己,而且表演亦会「不尽兴」。至于噪音问题,她表示会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