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胜王蔡伯励曾遭冷嘲 通胜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冤狱平反

撰文: 张雅婷
出版:更新:

编辑历书70多年的知名堪舆学家蔡伯励逝世,留给世人的有一本本集天文历法于一身的《通胜》。蔡伯励生前曾受冷嘲热讽,甚至被批导人迷信。直至2013年,广东省政府把《真步堂通胜》列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蔡伯励不禁掉下眼泪,形容政府颁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等于把他的数十年“冤狱”一次平反。

因为父亲语重心长的教训,令蔡伯励成为著名历法和堪舆学家。(视觉中国)

蔡伯励于2015年公开演讲时谈及自己编纂《通胜》的心路历程。身为长子的蔡伯励当时忆述,早于读书时期,父亲就经常抽空指导他认识择日的工作与及计算历书上的天星七政四余的数据,由于当时年纪尚幼,蔡伯励坦言认为在新时代社会要“择日工作”,是落后和不合时宜,心存排斥。父亲得知后,就神色凝重地交代要传承学术。

“我们真步堂学术是一步一步精密地计算出来的,亦都是你祖父艰苦研究出来的成果,享誉国内,做成今日有名的品牌,虽然是没有大发财的机会,以此学术行世,尚可养活妻儿,若我一旦撒手西归,家庭的负担就落在你身上,你上有母亲,下有弟妹依你为生,若你学得家传的学术,其一可以承传乃父之志及上慰祖先之灵,是为之孝。”面对父亲认真的教训,蔡伯励亦只好乖乖就范,并立志将学术传承。

《真步堂通胜》于2013年获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淘宝网)

回顾数十年的编纂工作。蔡伯励因旁人偏见受尽冷嘲热讽,甚至被批导人迷信。蔡伯励曾称,执业期间被问及职业时,他会说做择日和风水工作。人前恭敬地被“尊称”哲学家、玄学家、堪舆学家,但人后却被批是导人迷信。蔡伯励虽感自卑和尴尬、心里亦有芥蒂,但他并不生气。

旁人冷嘲热讽仍可吞下,生活难糊口却是最熬人。在日占时代,蔡伯励几乎全无生意,当时看到旁人走私国内,赚得到盆满钵满,蔡伯励亦曾因此心动,想转行。令他留下的,还是父亲的坚决反对。

直到2013年,广东省政府把《真步堂通胜》列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蔡伯励得悉后非常高兴,甚至掉下眼泪。他形容政府颁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等于把他的数十年“冤狱”一次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