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小小事】上水老街坊撑手雕图章匠 侯志强都揾佢雕
匆匆走进上水的大街小巷,或许只会注视熙来攘往的水货客,但未必察觉到街头工匠邓浩明在默默耕耘,坚守本港仅存手雕图章工艺。在驻守上水40多年的岁月枯荣,浩明在图章上每一刻,每一划,都道尽对图章技艺的热诚,在上水街坊的生活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年届65岁的浩明,一拐一拐,小心翼翼地将一张折凳、一张板柜、几把刀、几个图章和纸笔安放好,在烈日当空下,如常迎接每位街坊到来。对他而言,要坚持摆档并不容易,不但要在新丰路街头冒寒暑侵袭,亦因无小贩牌,经常被食环署人员驱赶。他笑说:“‘走鬼’的生活,我已过了40多年了。”
浩明近年因患上心脏病,身体开始转差,原本他可依靠做公务员的女儿,颐养天年,但他仍冀与图章共度余生。“在家发呆,倒不如让图章与我一生为伴,我除了弄图章还懂甚么?”语毕,他看看街上左邻右里说:“如果这摊挡没有了,上水老街坊未必再找到人做手雕图章了,因他们的手不灵活,难以签名。”
浩明叹道本港图章行业式微,不敌90年代兴起的原子印廉价方便,和电脑科技取代,图章匠已少之又少。图章自1950年代兴起,至70年代踏入全盛时期,当时十多岁浩明高中毕业,原考上惩教员,但遭父母反对,改为跟扎根于上环“图章街”的表哥,学习雕刻图章投艺谋生。至今浩明仍保留,去世的表哥送赠的牛角图章盒,形容“家传之宝”,在本港已卖少见少。
学满师至少10年
“要入行并不易,学满师至少10年!”浩明忆起,当年用了3年学习雕图章前,先要精通书法字体,包括隶书、楷书和篆书等,再用3年学刨木,之后再花3年时间学雕较硬的物料,又要善用林林总总木材和石料,以及十多种刀和凿子等,果真3年又3年。他叹言:“根本不会再有年轻人愿意入行,太辛苦了。”
但为养活家人,浩明坚持学满师,自立门户。记者多次询问浩明生意状况,他打趣说:“普普通通啦!”惟一小时访问内,记者发现已有至少5位街坊上前光顾和取货,而一个普通款式的图章收费约百多元。
虽慨叹图章步入夕阳,但提及过去“威水史”,浩明雀跃万分,马上拿起一本厚厚的旧黄印章本,细数他的战绩,自豪地笑言有不少上水警司和高官名人都是他的客人,“侯志强族谱的每个名字,我都有份刻!”
翻看印章本,当中布满了一个个公司名称和姓名,除了用作公函,有的是夫妇印章,有的是父母为祝福孩童订造,亦有书法家印鉴,还有为上水孟兰节庆雕刻的符印。浩明称,手雕图章“刻刻皆辛苦”,虽技艺或许随时代流逝,但背后蕴藏的串串心意和艺术价值,是无可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