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湾海美湾惊现一米长魔鬼鱼踪迹 康文署吁泳客勿下水

撰文: 邓颖琳
出版:更新:

康文署今日(21日)傍晚宣布,正进行防鲨网维修工程的荃湾区海美湾泳滩,防鲨网内的泳区发现一条约一米长的魔鬼鱼踪迹。当局表示,该泳滩现已暂停开放并悬挂红旗,提醒市民切勿下水,直至另行通告。
而香港鱼类学会会长庄棣华就指出,魔鬼鱼行动迅速且相当敏感,用毒尾刺发动攻击亦须要支点发力,故只要不刻意接近,其伤害到人类的机会甚微。

荃湾海美湾泳滩现魔鬼鱼踪迹,康文署呼吁市民切勿下水。(康文署网页图片)

康文署表示,正联同相关部门及专家处理事件,待有关大鱼离开防鲨网范围内泳区及附近水域,并确定防鲨网可正常运作后,泳滩才会重开。当局提醒,市民切勿尝试接触、骚扰或捕捉魔鬼鱼。该泳滩现已张贴告示,提醒市民切勿下水,直至另行通告。

魔鬼鱼有多个品种,其刺最危险,有的有毒,有的甚可致人于死。图为魔鬼鱼的其中一个品种黄𫚙。(生态教育及资源中心提供照片)

魔鬼鱼尾刺含毒素、刺中可致命

魔鬼鱼在受惊时或会袭击人类,若被其毒尾刺刺中会感到剧痛,若刺中大动脉或心脏更有致命风险。事实上,本港海域间中会有魔鬼鱼的足迹,去年曾有一名女泳客在大屿山上长沙泳滩上,打算拯救一条搁浅魔鬼鱼时,被其毒尾刺刺伤,需要送院接受治疗。而魔鬼鱼尾刺的毒性更可致命,曾追捕过无数猛兽的“澳大利亚鳄鱼先生”欧文( Steve Irwin),在2006年拍制纪录片时,被一条游经的魔鬼鱼以尾刺刺穿心脏,送院途中证实死亡。

南丫岛曾出现魔鬼鱼尸体。(Sea Kayak Hong Kong提供图片)

鱼类学会会长:魔鬼鱼非迫不得已不会伤人

香港鱼类学会会长庄棣华亦表示,部分魔鬼鱼的尾部含毒刺,毒刺大致分为针类及倒勾锯齿,两者均会有疼痛感觉,其中前者伤口需要挤出毒汁,由于鱼类刺人后亦会挣扎逃走,故倒勾锯齿型毒刺中者,伤口的肉易被“扯烂”致参差不齐,复原需时。

但他强调,在本港海域内出没的野生魔鬼鱼,一般行动迅速,加上属软骨鱼类,牠们的底盘犹如“感应器”,当透过水流感觉到有人类或其他生物靠近时,多会选择走避,若非迫不得已,不会主动攻击;即使其想以毒尾刺发动攻击,亦须支点发力(例如被捉著、踩著或被鱼网纠缠著),故一般情况下,魔鬼鱼不会伤害到人类。

部分品种魔鬼鱼含有致命剧毒。(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