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贫送庵堂抚养 母亲牵挂愿未了 失散大半世纪洒泪寻亲妹 

撰文: 陈淑霞
出版:更新:

天下亲情,系于缘份。韩家兄弟姐妹,却偏偏四缺一,儿时因家贫,被迫分离天各一方,活了大半世纪的剑英及凤玲,寻遍旧时居所足迹,却无法与亲妹团圆重聚。妹妹凤华失散前的最后笑脸,对于年事已高的九旬母亲而言,是一生遗憾,也是当年经济拮据下,无奈将掌上明珠送往庵堂抚养的最后一瞥。
虽然分离,亲情始终割舍不断,母亲的牵挂延续至今,身患脑退化症却依旧念念不忘,剑英及凤玲希望透过公开寻亲,与妹妹再续未了缘。久别多年,凤玲仍难忘当年手牵手折纸船的时光,忍不住泪洒人前,面对寻人服务结案在即,他们心中仍存执念,希望未来毋须再透过镜头及大气电波,可亲口向妹妹说声问好,“最想同佢讲,‘好挂住你’”。

二家姐凤玲(左)及大哥剑英(右)希望可以与失散多年的妹妹重聚,补圆母亲多年遣憾。(李泽彤摄)

故事始于60年代的老香港,当时他们一家居于黄大仙木屋区,即现时竹园邨附近,不过爸爸突患重病,经济支柱顿失,母亲遂迫于无奈将当时年仅两岁多的𡥧女送往附近庵堂,跟随寺内女住持生活,骨肉从此分离。现年63岁的大哥剑英忆述,细妹当时周不时独自前往庵堂玩耍,“可能佢同𠮶度特别有缘啦,入面啲师父又乐意收养佢。”

送庵堂抚养易名“韩根”

母亲经常提起往事,指细妹此后被易名为韩根,剑英又指,妈妈心中惦记妹妹,当年常路过庵堂偷望,但总是过门而不入,“佢话送咗畀人哋啦嘛,无理由再去打扰。”结果一念之差,成了今日各人遗憾。

送走细妹后,同年再泣别父亲,剑英、凤玲及细佬随母亲迁离木屋区,搬到元朗生活。当年生活困苦、以猪油捞饭开餐是等闲事,四母子同挤两个床位,靠著母亲打酒楼洗碗工,独力将他们抚养成人。不过,今时今日,一台人、六双筷的快乐时光早已不再,画面从此停格。

韩氏全家幅中,从没失散妹妹凤华身影,他们期盼有生之年,能团圆团聚,弥补岁月遗憾。(李泽彤摄)

母亲已患脑退化症 却仍惦记幼女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虽然家中子女早已开枝散叶,剑英指,时至今日,妈妈患上脑退化症,记忆大不如前,但她依然记挂著失散多年的妹妹,喃喃絮语中总隐含思念;身旁的凤英则指,妈妈过往在街上遇见尼姑时,必被牵动情绪,“佢会话见到阿妹,仲会追上去跟住人哋。”

红十字会曾助去信庵堂及寺庙查问

相隔大半世纪,庵堂散失,凤华下落本该沉归大海,排行最细的剑德却不心息,虽然从没见过亲姐一面,他不忍母亲带著心结伴老,遂于两年前向红十字会求助,盼可一家团聚。红十字会社区关怀服务部服务干事林旭琪指,是次寻人有一定难度,曾去信本港庵堂及寺庙查问,但均无回音,又曾刊登寻人启事,但至今未有所获,由于服务所限,此个案将于今年9月左右结案,冀可透过传媒力量作终极一击。                                                                                                                                                                                    

多年不见,倘若久别重逢,提起最想说的一句话,凤玲终忍不住落泪人前:“最想同佢讲,‘好挂住你’”;自知团聚机会渺茫的剑英别无他想,则希望妹妹生活安好,“梗系希望佢生活好过我哋,同埋唔知佢有无还俗,有无成家立室呢?”

韩家失散亲人资料如下:

姓名:韩凤华 (别名:韩根)
年龄:59岁
母亲姓名:何慧
兄姐弟姓名:韩剑英(大哥/63岁)、韩凤玲(二家姐/61岁)、韩剑德(弟弟/58岁)

如有上述寻人资料提供,可联络红十字会:

电话:2507 7135
电邮:tracing@redcross.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