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60万不宜食用三文鱼逃脱 去年进口本港数量仅次挪威

撰文: 邓颖琳
出版:更新:

三文鱼是港人常吃的食材之一,不论是刺身、沙律、熟食,日式、韩式,甚至西式餐厅都可见到。
但盛产三文鱼的智利,近日有60万条三文鱼从养殖场逃脱,涉事的Marine Harvest美威集团是全球最大鲑鱼供应商,亦有向本港输入三文鱼。据外电报道,由于部分三文鱼在逃走前正接受抗生素疗程,环保团体担心涉事鱼类会影响食物链,引发生态灾难。
翻查政府统计处数据,智利是本港三文鱼进口的第二大国,单单计算冷藏三文鱼,去年本港已从智利输入77万公斤,占整体进口量近3成。

三文鱼为本港常见食材。(资料图片)

据政府统计处2017年12月发表的《香港商品贸易统计进口》数据,智利属第二大进口三文鱼到本港的国家。

资料显示,本港去年进口合共接近1178万公斤的新鲜或急冻鲑鱼(即非剁碎及非鱼柳三文鱼),其中挪威产地占最多,达97%(约1142.8万公斤);其次是智利(占约1.4%),有超过16.1万公斤三文鱼来港。

进口冷藏三文鱼(非剁碎及非鱼柳)方面,挪威仍占首位,占接近5成半,达147.3万公斤;其次是占进口量接近3成的智利,全年进口接近77万公斤三文鱼到港。

智利南部城市卡尔布科(Calbuco)一个养殖场有最少60万条三文鱼逃脱,当地政府官员指美威集团需要在30日时间内,找回一成脱逃鱼群。(路透社)

据外国传媒报道,涉事的Marine Harvest美威集团是全球最大鲑鱼供应商,亦有向本港输入三文鱼。受7月6日一场暴风雨影响,美威集团在智利卡尔布科市附近的一个养殖场围栏被毁,约60万条三文鱼“逃出”养殖场,截至本周四(12日)当地渔夫只捉回约3万条涉事鱼类。

据知,逃脱的三文鱼群中,部分正接受抗生素疗程,环保团体担心涉事鱼类会影响食物链,引发生态灾难。按当地法律,集团需于30天内寻回至少一成的逃脱鱼群,否则或会破坏当地生态。智利当局表示,正密切监督捕回鱼类工作,又称由于涉事鱼类不适宜人类直接食用,故会确保涉事的鱼群被带到鱼粉制作工厂。

食环署:食安中心会抽取三文鱼样本检测

食物环境卫生署表示,食安中心会了解事件。 发言人称,根据《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规定,任何人士在本港出售不适宜供人食用的食物,即属违法,署方建议进口商在进口海产时,应向来源地有关当局获取卫生证明书,确保出售的海产适宜供人食用及符合香港食物法例的规定;食安中心亦会透过恒常的食物监察计划,以风险为本在进口、批发及零售层面抽取食物样本(包括三文鱼)作检测,确保食物符合本港法例规定,保障食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