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屿山道路阔度不符指引 巴士单车人牛争路
大屿山为政府近年重点发展地区。自年初推出大屿山自驾游,还计划于小蚝湾填海,积极发展北大屿山新市镇。然而,原来华丽的旅游及经济政策背后,民生问题却没人理会。居民上周在羗山道堵路示威,再次浮现出原来大屿山的交通配套欠奉的老问题:多个入村的道路只有单程;道路偏窄,多急弯,对路面使用者构成威胁。自驾游及旅游宣传后,大屿山的道路愈加繁忙,一路多车、多巴士、多单车手之余,还有牛。记者随机抽3条大屿山主要道路做为参考,发现有两条道路的阔度疑似不合规划处指引。
羗山道近屿南道阔道较指引少逾一米
上周日(5月8日),逾百名大澳、沙螺湾及二澳村民踏单车至羗山道近深屈道一带,以视察路面情况为名,众人以单车堵路,为大屿山的差劣交通配套示威抗议。羗山道来回行车线一度完全无法通行,交通瘫痪导致上山车龙一度长达五公里。
有示威的村民表示,大屿山道路规划欠奉,不少路面阔度不达规划处指引。规划署的《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第八章提到,《运输策划及设计手册》建议市区车路的主干道(两线)的最低阔度为7.3米。记者随机抽3条大屿山主要道路做为参考,发现羗山道近深屈道的路面阔度只有6.6米、羗山道近屿南道仅得6.2米、屿南道 只阔6.8米,都不合规划处指引。
巴士窄路相逢需停驶
其中羗山道近屿南道一带最为狭窄,仅量得6.2米,与规划处标准足足窄了1.1米。大型车辆如单层巴士转弯时均需要越线行驶,若遇上同时两辆巴士对头迎面而来,则需要其中一方停驶,让另一方先过。现场所见,羗山道道路狭窄,一旁为山壁,另一面则为悬崖,车辆和悬崖仅余一列石壆之隔。因山路狭窄,急弯又多,车架均必须低速行驶,多数保持在30至50公里,只有小段可行70公里。
英国单车手:东涌路危险
来自英国的的单车手Rob居住港岛,每周六都会到大屿山练车,如此日复一日,8年来从未更改。东涌道是他认为最为危险的道路,因车速较快且交通较繁忙。他同意大屿山道路险要,但和港岛相比,交通始终较为疏通,且空气良好,风景怡人,对单车手而言仍是理想的练车胜地。
运输署自圆其说,认为羗山道‘足够使用’
争取扩展大屿山道路20年没进展
上周日参与“羗山道视察”的沙螺村村代表李秀梅认为,大屿山山路陡峭,且多急弯,路面又窄,对驾驶者产生安全忧患。她认为,现时大屿山道路经已超出负荷,多方争路的情况时有发生,“条山路车又行,人又行,单车又行,连牛都行”。
李的父亲李志峰为前大澳乡事委员会主席,替大屿山居民争取了20余年的道路安全,至今却仍未见到进展,她感到泄气,“运输署作风官僚,常自圆其说,认为羗山道‘足够使用’”政府2月尾引入自驾游,她担心自驾游人士不熟悉大屿山路面状况,会继而令大屿山交通问题雪上加霜。
“最担心重蹈1973年惨剧的覆辙”,李表示,过去十年来大屿山曾发生多个交通意外,如1973年巴士坠崖,2008年山泥倾泻导致大屿山羗山道交通瘫痪 ,以致2015年有巴士几乎滑落山坡等,政府却仅仅采取小修小补的政策,却忽视大屿山道路问题的深层次问题。
政府积极发展大屿北,却忽视了固有的问题。
议员促政府为大屿山市民提供另一出入市区道路
离岛区议会议员周浩鼎对于村民的怨气表示理解,“政府积极发展大屿北,却忽视了固有的问题。”他表示,大屿山有数个小村的主干道只有单程,其通往东涌市区的巴士班次又疏,以石门甲为例,通往东涌市中心的巴士为50分钟一班,若选择乘搭其他巴士,则需在东涌道下车,再走约10分钟路程入村。周表示,区议会多年就此讨论各村的道路状况改善方案,至今仍未获得运输署回应。
他续称,由东涌道、屿南道到羗山道是唯一牵连大屿北和大屿南的道路,此三条道路的交通畅顺非常重要,“简单而言,若不幸打风下雨发生交通意外导致交通瘫痪,全山的人都会被困。”他促请政府提供另一条通道予市民出入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