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会议员斥过渡性房屋杯水车薪 社联促落实设10亿元基金助兴建
过渡性房屋成今届政府纾缓住屋问题新招之一,其中社会房屋及组合屋发展渐见雏形,立法会福利事务委员会今(9日)讨论使用者福利支援,多名立法会议员一致认为社联主导的社会房屋项目以提供500个单位为目标,如同杯水车薪,又有议员认为,政府发放过渡性房屋资讯如挤牙膏式般,而当局亦拒承担主导角色,如同将责任推向民间团体。劳福局局长罗致光解释,港府角色是协助落实民间团体所提倡议,否认推卸责任。社联代表则指,觅地提供过渡性房屋及资金是未来挑战,同意政府拨款10亿元设基金协助。
去年社福界以社联为首,获政府支持下,牵头发展共享房屋项目,目标提供500个单位,其他民间团体营运项目亦相继应运而生,另首个组合屋项目亦敲定落户深水埗。
特首林郑月娥日前公布房屋新政策,则进一步宣布运输及房屋局将成立专责小组,为民间主导的过渡性房屋项目提供一站式统筹支援。小组会透过关爱基金及政府早前预留的10亿元拨款,协助民间机构使用空置政府土地作非牟利用途,并资助民间机构发展过渡性房屋的基本工程费用。
邝俊宇批政府将社会房屋计划推向民间
议员邝俊宇认为,社会房屋计划雷声大、雨点小,又认为当局拒承担主导角色,将责任推向民间团体,劳福局局长罗致光回应指,得悉民间团体有相关倡议,政府遂帮一把,他又认为将具可行性的建议逐渐实践,踏出一步。
陈志全质疑当局“边谂边公布”
议员陈志全则认为,政府对发放过渡性房屋资讯如挤牙膏式,质疑当局可能“边谂边公布”,甚或独由运房局局长陈帆主导,罗致光则否认有关说法,“(政策/措施)成熟就会发布,唔存在挤牙膏式发放”,他又指劳福局、运房局及发展局有商有量,有共同商讨过渡性房屋政策。
民主党尹兆坚则询问,现时由关爱基金向受助者发放的搬迁津贴,可否延申至非社联共享房屋项目,罗致光则称,由于搬迁津贴由社联及运房局联合申请,如其他民间团体有意,亦可将建议提交关爱基金专责小组。
社联共享房屋共接获455个单位
社联业务总监黄健伟则于会上报告共享房屋进度,截至现时为止,社联接获共455 个单位,当中已完成初步勘察的单位有 353 个,可使用的合适单位有 235 个,现共有约 105 户入住。他指社福机构除需提供社会服务,亦需要处理物业管理的工作,是营运一大挑战,亦同意政府拨款10亿元设基金,估计可再提供数千个过渡社会房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