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新房策】黄锦星:平衡填海工程与海洋生态存在挑战

撰文: 周峻峰
出版:更新: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早前指出为增加土地供应,填海在所难免。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2日)出席一个活动启动礼后表示,关于土地供应方面,现在政府“与民共议”,听取社会不同声音,如何平衡房屋需要和市民需求是存在挑战;同时市民关注海洋生态,他认为填海项目应避免在生态敏感的地方。

环境局局长黄锦星认为填海项目应避免在生态敏感的地方。(资料图片/卢翊铭摄)

现有机制已减填海对生态影响 政府继续聆听市民声音

黄锦星表示,现行法规下,任何大型工程包括以填海增加土地供应,皆有其环境评估报告或其他机制,减少工程期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被问及填海会否大规模影响海洋生态,局方如何把关?他回应指出,如何平衡房屋需要和市民需求存有挑战,政府希望听到市民声音;同时市民关注海洋生态,他认为填海项目应避免在生态敏感地方,暂时土地大辩论会讨论一些大方向,如果市民支持某一方向,政府相关部门会落实讨论研究,回应社会诉求。

环境局局长黄锦星表示,政府正就本港土地供应问题“与民共议”。(周峻峰摄)

垃圾征费法案加紧明年通过 拟参考外地设回樽费及回收机

对于都市固体垃圾征费计划,相关法案仍未交上立法会,有人担心能否在明年落实推行。黄锦星明言,大家要理解都市固体垃圾征费的概念,有其复杂性和挑战性,过去一直收集社会不同人士意见,局方会善用时间及跨部门提供意见,支持政策出台,亦会加紧将法案于立法会讨论,令本港减废力度能更有效。

他表示,政府加紧其他塑胶法规,包括在饮品上的塑胶产品正积极参考外地法规和管理情况,制定相关生产者的责任,减少塑胶产品对环境影响,顾问公司初步建议,优先处理饮品塑胶樽相关生产计划的法规,并参考外地做法推出回樽费,及应用科技平台设立自动回收机,希望有关法案可尽快推出。

他补充,全港对塑胶影响环境是高度关注,香港积极推展相关政策,当中包括早年的塑胶胶袋征费,以减少用完即弃的塑胶量,成效达到一定水平,建议市民如在生活上觉得适合情况下,可减少使用一次性塑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