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综合经济竞争力连续4年逊深圳 明天更好基金:应拥抱大湾区

撰文: 劳敏仪
出版:更新: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今日(29日)公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8》,香港于“宜居竞争力指数”及“可持续竞争力指数”继续位居中国各大城市中的榜首,惟“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连续四年落后深圳,位居第二,而澳门首次跌出十强。

有报告指,香港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连续4年落后深圳。(视觉中国)

报告由“香港明天会更好基金”发表,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协作,对中国294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9个城市的宜居竞争力及可持续竞争力进行分析。

香港综合经济竞争力仅次深圳

报告指出,2017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位依次为深圳、香港、上海、台北、广州、北京、天津、苏州、南京和武汉,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港澳台地区,反映沿海地区有持续领先优势。当中南京上升明显,成功打入十强,而澳门则首次跌出十强。

倪鹏飞指香港在创科方面应做得更好。(劳敏仪摄)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指出,香港综合增量竞争力由去年的全国第19位下降至第30位,而在综合效率竞争力方面,位居全国第3位,领先深圳和上海,仅落后于澳门和台北。

对于香港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再次落后深圳,屈居第二,倪鹏飞认为,反映深圳在经济表现及科技创新转型有巨大成效,香港在创科方面应做得更好。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8》显示,香港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连续四年落后深圳,位居第二。(劳敏仪摄)

而香港宜居竞争力继续保持第一,报告指源于优质教育环境、健康医疗环境、绿色生态环境和活跃经济环境。与去年相比,香港基础设施便捷程度大幅上升,社会环境出现轻微改善,医疗环境(第41位)、居住环境(第54位)和经济环境(第13位)分项指标有小幅度下降。

此外,香港可持续竞争力整体领先全国,报告指香港在科技创新、产业多元化及转型升级面临挑战依然较大,当中知识及文化城市竞争力方面落后于全国数个城市,故港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致力为香港创造良好产业基础和政策环境。

报告建议,香港必须长期重视科技创新作用。(劳敏仪摄)

建议:争取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龙头

报告建议,香港必须长期重视科技创新作用,打造创新及金融的核心功能,并加强与内地城市经济融合,主动投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争取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龙头。

倪鹏飞认为,打造智慧城市成大势所趋,香港应把自己定位为全球金融中心及全球科技中心,建设智慧香港,建立湾区共同治理体系,推进湾区基础建设一体化。他又指,在人才竞争激烈情况下,香港应争夺高端人才,致力科技创新,而港府也应继续投入资金、搭建科技平台,建立创新制度及服务体系,以吸纳及留下创科人才。